五家寨铁路桥
共 172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3
建设过程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施工前,由法国施工人员将该地势地形摄成图片,带回其法国广征造桥方案。工程师保罗·波登以‘桥梁结构为桁肋式铰拱钢桥梁’的图纸夺标。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工地上的路工、桥工增加到千余人。6月28日,三角拱肋上弦固定;7月18日12点人字桥准确合龙。7月30日组装、冷铆钢架桥,12月6日完工。12月6日,机车从桥上通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日军在越南北圻登陆,要求法国殖民政府停止中越运输,并派人监视封锁中越边境,法国殖民当局接受了日军的要求。为防止日军的入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电川滇铁路线区司令部将河口至芷村段路轨拆除(最后延长至碧色寨南端岔道)。
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拆轨到五家寨铁路桥时,对是否拆除有不同意见,经急电请示后同意不予拆除。
1960年至2003年,五家寨铁路桥进行过5次大修,对桥梁病害和隐患进行整治。
1982年底,五家寨铁路桥开始大修,除锈油漆3425平方米,更换桥面钢板190块、人行护栏140米、铆钉1005颗、梁部腹杆37根,增设避车台2座及扶梯、扶栏,校正杆件23处。
五家寨铁路桥
桥梁位置
五家寨铁路桥位于云南省屏边县和平乡五家寨四岔河大峡谷,119和120号隧道之间,位于屏边段上滇越铁路353千米处,距县城58千米,距湾塘乡政府所在地17千米。
五家寨铁路桥桥结构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五家寨铁路桥为双重式结构,上承多腹钢梁,下部为三铰人字拱。人字拱由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拱臂组成。拱臂底部支承于山腰间事先设计制的两个铸钢球形支座上,顶部合龙后联接于钢枢上。
设计参数
五家寨铁路桥在两山峭壁之间的跨度为67米,距谷底102米,长71.7米 (包括与山体连接部分),宽4.2米,高102米,自昆明一侧的一孔跨长21.9米,二、三孔跨长14.75米,四孔跨长15.75米;桥梁重179.5吨(包括配件)。
建设成果
五家寨铁路桥建设中为了便于从法国到中国云南路段的运输和施工,要求制造桥梁时的构件最大不超过140千克。工程所需的全部钢铁构件都在法国预制成,在施工现场组拼铆合而成,2根吊装用的长355米、总重5000多千克的铁链,由200名劳工历时3天用肩抗到工地。施工从开凿河岸峭壁两端隧道口的桥台开始,在两端洞口距轨顶面高19.17米的峭壁上,开挖宽4.4米、高3.8米、深4米的施工山洞,以安置铰车及滑车等起重设备。之后在隧道下方的设计高度构筑钢筋混凝土的拱座承台,并在其上安置铸钢球型支座。前两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开始吊装,最后铺设桥面及轨道。
文化特色
历史意义
五家寨铁路桥托起的不仅是180吨重的自身桥梁。百年来,它承载过南来北往的列车何止数十万趟次,运送旅客人员数以亿计。1910年滇越铁路滇段开通,运量为6万余吨;2004年,年运输量达750万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字桥更见证中国与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河口起义、护国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卫反击、对外开放、东盟贸易。其承载的荣辱与沧桑、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书写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浓墨重彩。(《云南电视台》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