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博物馆

共 238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6:00

历史沿革

1981年4月,绥德县博物馆成立,隶属于绥德县文化局。其前身为绥德县文化馆文物股,曾举办不定期的断代文物展览。
1989年,绥德县博物馆汉画像石专题展览馆竣工。
1992年,绥德县博物馆汉画像石专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1995年,绥德县博物馆对扶苏墓的附属文物扶苏祠重新翻修。
2000年8月,神延铁路建设指挥部翻修八角亭。

建筑布局

综述

绥德县博物馆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扶苏墓区修建了高3.4米,长545.2米的围墙,形成了扶苏墓文物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保护区有博物馆的行政办公区、扶苏墓冢、八角亭、扶苏祠、汉画像石展览馆、五龙壁等重要的文物和建筑组成。
扶苏墓冢为圆形封土堆,高20米,墓顶有八角亭。扶苏墓的附属文物扶苏祠重新翻修后,恢复了扶苏祠大殿的古建筑风貌。神延铁路建设指挥部捐资23万元,将砖木结构的八角亭翻修为瓦、石结构的八角凉亭。同时在墓冢东南侧以块石修砌高6.7米,长37米的挡土墙,使墓冢坚固挺拔。

展厅

绥德县博物馆陈列以汉画像石专题展为主,展厅建筑面积286平方米,由大厅和展廊组成。厅中央有汉墓复原模型,陕北汉墓分布沙盘及汉墓殉葬品展柜。展廊及展厅墙壁镶砌汉画像石珍品105块。画像石为陕北沙岩石质地,坚硬而细腻。展品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逼真,造型朴素典雅。技法为平面减底浅浮雕,局部以朱墨阴线勾出。陈列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军事征战。
第二部分:生活礼仪、游牧田猎、文化生活、珍禽异兽、神话传说。
第三部分:墓志、殉葬品、墓像石成套组合。
汉画像石专题展厅的画像石珍品展示了汉代边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原貌,为研究汉代陕北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馆藏文物

综述

绥德县博物馆藏品来源于征集、收藏、捐赠等。藏品类别有石器、青铜器、陶器、汉画像石、瓷器、织绣、玉器等。截至2019年末,绥德县博物馆藏品有415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54件/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绥德县发现画像石墓,经过半个世纪的整理收藏,绥德共出土画像石500多件,占了榆林市(区)总出土量的60%。

重要藏品

绥德县博物馆重要藏品有:东汉画像石、战国“半两”铜钱范、秦铜弩机、西汉凤纹玉璧、汉云纹玉珌等。
绥德县博物馆重要藏品

藏品保护

绥德县博物馆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和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严格按照《藏品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进行管理。凡是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一、二、三级藏品,经省级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的严格鉴定,均建立文物藏品档案和电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运用传统方法对一些破损藏品器物进行修复保存;库房内配备必要的温、湿度计、恒温计以及安全防火器材;馆内设立安全保卫科,选配专职保卫干部。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绥德县博物馆有《文博通讯》季刊与绥德地区各文博单位交流信息,另有《汉画像石初探》资料一份。绥德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致力于馆藏文物的进一步研究探索。曾编辑出版《陕北汉代画像石》《绥德汉代画像石》《绥德文库·汉画像石卷》等书籍。

重要活动

2019年9月15日一2020年4月22日,由陕西省文物局、泰国文化部艺术厅主办,承办的《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和兵马俑展》在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开展,共展出来自14家文博机构的86件(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绥德县博物馆的多件文物。

所获荣誉

1956年8月6日,绥德县博物馆扶苏墓冢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国有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业务股、保卫股、办公室、文管办4个部门。
人员编制、组成:在编人员37人,其中馆领导4名,专业技术人员15人。
观众接待:年接待观众人数2万人次。
历任馆长:刘世丰(1981.8一1982.9书记)、孟宗宇(1982.9一1988.9书记)、马润臻(1988.9一1990.9副馆长主持工作)、郭正仁(1990.9一1993.5、1995.4一1997.12书记主持工作)、李秉成(1993.5一1995.4副馆长主持工作)、王春宁(1997.12一1998.3工会主席主持工作)、王建勤(1998年4月)。

参观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