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镇
地名由来:因此地明清时为川、陕、鄂盐商交易地,称盐场坝、盐场关,故得名盐场镇。
盐场镇位于镇巴县南端,距镇巴县城64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南北宽15.7公里,东西长20.6公里,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东接四川省万源市梨树乡,南邻四川省万源市官渡镇、长石镇,西连本县赤南镇,北依本县渔渡镇,地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境内东北部最高峰天星寨海拔1740.7米,最低海拔黑草河出口处712米,平均海拔860米,东北部为山坡地带,中部为平坝区,气候温和,地理条件较好,属本县粮食主产区。境内交通比较便捷,210国道从紫坪村大河口入境,在响洞村铁匠垭进入四川境内。镇人民政府驻地天井社区下街组。
辖天井、响洞、柳家河、南沟紫坪、大田坝、源滩、龙溪共1个社区7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有人口5279户17703人。全镇共有党的基层组织14个(农村党支部8个、机关及驻盐单位党支部1个,非公经济党支部4个,社会组织1个),党员416名。有耕地面积993.9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为192.44公顷。境内有工业企业40个,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7081万元,2019年粮食产量4677吨,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64元。
近年内,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镇政府励精图治、团结一致,通过奖励扶持种养殖大户,在魔芋、香椿、茶叶、猪苓、核桃、养猪、养牛等专业合作社、协会、农牧企业,盐场镇产业发展效果明显,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历史沿革:
明成化初年设盐场司巡检署。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南乡安定里盐场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南区盐场坝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陕南县盐场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盐场联保3、4、5、6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渔渡乡5、6、7保。
1949年10月后,设渔渡区盐场乡和响洞乡。
1958年,成立渔渡公社设响洞管理区。
1963年3月,设响洞公社。
1966年,改名赤卫公社。
1971年,恢复响洞公社。
1984年1月,驻地从响洞街迁至盐场坝。
1985年1月,改设为盐场镇。
1996年5月,将源滩乡并入盐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