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

联合创作 · 2023-07-31 23:48

地名由来: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十梅庵公园

2023年1月,李沧区被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李沧区人口数量为73.73万人,位列青岛市各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0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52位。

2021年1月,2021年山东省136个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出炉,李沧区位列第10名。

李沧区地处青岛中心城区,1994年建区,面积99.1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面积的二分之一,辖11个街道、123个社区,常住人口73.7万人。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莅临我区上流佳苑社区视察,作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等重要指示,激励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

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李沧区为进出青岛的咽喉之地,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青岛北站坐落在李沧西部,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和沿海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节点。胶州湾大桥青岛端在李沧落地,出入中心城区的5条道路全部经过辖区。青岛建成的6条地铁线路有5条经过李沧,其中8号线北段自青岛北站直通胶东国际机场。

二是活力宜居,人口集聚。李沧区房价适中,生活配套齐全,拥有山东半岛“第一商圈”——李村商圈,维客广场、万达广场、乐客城、奥克斯等商业综合体集聚,是中国商业名区。有青岛二中分校、青岛实验初中分校等一批优质学校,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日益增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李沧区是青岛市新增人口重要承载区,常住人口增加22.5万人、增长43.9%,分别列十区市第3位和第2位。

三是生态优越,风景秀美。李沧区依山傍水拥湾,有百果山、老虎山等11座山体,李村河、楼山河、板桥坊河等3大水系14条河流,胶州湾海岸线11公里。李沧区绿化覆盖率45.1%,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00天。李沧是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世园生态旅游区获评青岛首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李村河上游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李沧西部25平方公里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顺利完成,在国家考核中列第2位。

四是产业转型,前景广阔。作为青岛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聚集了钢铁、石化、纺织等众多工业企业,是近代中国纺织业“上青天”辉煌的创造者和新中国纺织业“郝建秀工作法”的诞生地。当前,李沧依托数字经济园区、生命药洲等优质产业载体,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三大经济形态,提升商贸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两大优势产业,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全面构建“3+2+4”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历史沿革:

古时,今日的李村和沧口地域属即墨。

唐、宋时期,因海运已在今沧口湾岸建粮仓,初称粮仓海口,后简称仓口。

明正统年间,李氏从云南迁即墨留村,复迁至今李村河北岸,以李姓命名而立村。

到清朝中后期,李村逐步成为即墨南部通都名邑之重镇。

1898年3月,德国强行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李沧地域被划入胶澳租借地,称作李村区。

1914年11月,日本打败德国,武力占领胶澳,李沧地域随之被日本攫为己有。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将胶澳租借地改称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李沧地域属李村区和四沧区。

1949年,李沧地域分属李村区(农村区)和四沧区(郊区)。

1951年4月,原崂山行政办事处(先后隶南海、胶州专区)划归青岛市,李沧地域分属四沧区和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

7月,沧口地域从四沧区拆出,建立沧口区。

1953年6月,崂山行政办事处改称崂山郊区。

1958年,李村区改称李村人民公社,隶属崂山郊区。

1961年,崂山郊区改称崂山县。

1984年,李村人民公社改置李村镇。

1994年4月,撤销沧口区建制,将沧口区大部分与李村镇大部分合并,取两地之首字,称李沧区,区政府驻李村,李沧区从此定名,沿用至今。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