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博物馆

连云港市博物馆

共 194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30 15:51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综述

连云港市博物馆位于市行政中心对面,坐落在花果山脚下,占地45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该馆现有常设陈列《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彦涵美术作品》陈列、《千古之谜—凌惠平》陈列、《汗青遗墨—东海尹湾汉墓简牍艺术》陈列、《西游记文化》陈列、《碑林景观艺术》陈列等。连云港市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汗青遗墨—东海尹湾汉墓简牍艺术展》《汉风遗珍—汉俑精品陈列》等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专题陈列。

展厅

馆藏文物

综述

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品种齐全,有玉器、字画、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简牍等,共收藏自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文物二十几类近万件。截至2021年末,连云港市博物馆藏品有8869件/套,珍贵文物419件/套,开展社教活动85次,举行陈列展览85次,年度观众总数286000人。

重要藏品

连云港市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丰富,如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东海尹湾简牍、内容奇妙且面积较大的汉代长寿绣品、不可多见的汉黄玉猪、历经2000多年而保存完好的中国第三具汉代湿尸凌惠平以及产自缅甸的明代玉佛等。

文化活动

考古发掘

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具有内外两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对研究文明起源具有重大价值。
孔望山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清晰的揭示孔望山遗址是中国保存最早的一处道教场所,是中国道教的起源地,对宗教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2年7月,海州“双龙汉墓”西汉女尸的发现,举世震惊;另外,大伊山石棺葬、东海尹湾汉墓、东海曲阳城遗址、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也较出名。

学术研究

连云港市博物馆先后在《考古》《文物》《中国文物报》《东南文化》等国家、省级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两百余篇。同时,还出版了多部学术文集,如《连云港市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孔望山造像研究》《尹湾汉墓简牍》《彦涵研究》《神乌赋》《连岛境界刻石二种》《连云港市古代书法艺术集萃》等。
2023年3月28日至4月1日,连云港市博物馆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长沙简牍博物馆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共聚连博,召开“尹湾简牍”专家研讨会。

社教活动

2022年8月,连云港市博物馆结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季,开启第一届文博之夏“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依托基本陈列和馆藏资源,融合了文艺汇演、展览展示、休闲娱乐、文创服务等元素,辅以多样的舞美设计,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活动现场迎来500余名观众来馆打卡,吸引2.2万人次文博爱好者线上观看抖音直播。
2023年6月15日,连云港市博物馆带着一堂家乡历史课、一台连博文物展览、一场瓷器修复活动,走进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家乡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3年10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开展“双节”中国风浓浓家国情活动,在双节期间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社教活动,赏音乐、做皮影、扎灯彩、制珐琅……连云港市博物馆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社教文化活动,从单纯的展厅参观到“看+听+互动”及“特展+互动”的形式,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所获荣誉

连云港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连云港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连云港市文明单位”等。
200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1年12月,连云港市博物馆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3月,连云港市博物馆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2022年5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入选江苏省“红色记忆时代丰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机构设置:全馆管理机构健全,馆部下设办公室、保管部、陈列部、安保部、科研信息部、社会服务部六个部门。
人员编制、组成:馆内有在职职工3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4人。
观众接待:年度观众总数286000人。
首任馆长:熊正文。

现任领导

党支部副书记:徐向阳

参观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