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
地名由来: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朝廷,拟在“巴林草原之西”新建一县,名为“巴西”县。次年,朝廷准奏,改名为“林西县”。驻地林西镇。
2023年8月,林西县被纳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8月,林西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6月,林西县被授牌命名为平安内蒙古建设示范旗县(市、区)。
2022年4月,教育部确定林西县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林西县人口数量为18.67万人,位列赤峰市各旗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内蒙古各旗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253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林西县上榜。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林西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北部,东经117°38′-118°37′,北纬43°14′-44°15′,北依大兴安岭,南临西拉沐沦河,西与克什克腾旗毗邻,东与巴林右旗接壤。总面积3933平方千米。
县人民政府驻林西镇,邮编:025250。代码:150424。区号:0476。拼音:LinxiXian。
林西县属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与平川过流大多较平缓,呈现现群山绵延,河谷平川逶迤其间的地貌特征,境内山脉为大兴安岭支脉,最高海拔1879.2米,最低海拔67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日照2900小时,降水量360-380毫米,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
林西县辖7个镇、9个乡:官地镇、新城子镇、新林镇、五十家子镇、林西镇、大井镇、统部镇、大营子乡、双井店乡、下场乡、板石房子乡、兴隆庄乡、老房身乡、十二吐乡、大川乡、隆平乡。
林西镇位于林西县中部,距赤峰市210千米。
历史沿革:
林西县,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7年),于潢水北岸(今新城子镇樱桃沟村)设松漠都护府;辽代,林西南部属上京道临潢府饶州,北境属庆州;金代,嘎斯汰河以北属庆州庆民县,嘎斯汰河以南属临潢府卢川县;元代,林西地区属中书省应昌路(今克什克腾达里诺尔);明朝初期,林西属全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以后,属兀良哈三卫之一泰宁卫;十六世纪中叶,隶属于北元(亦称鞑靼)察哈尔部;后天聪八年(1634年),林西地区划归巴林部;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巴林旗牧地。
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1908年3月17日),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清廷批准,始建制,县治设于乌梁苏汰川口(今林西镇址),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
属承德府赤峰直隶州辖,1912年至1933年,林西县隶属热河省。
1933年3月6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林西后,林西县属伪满洲国兴安西省,1942年撤兴安西省建兴安总省,林西县隶属兴安总省兴西地区行署。
1945年8月林西解放,同年11月中共林西县委、林西县政府成立,林西县隶属热河省热北地委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6月5日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东蒙自治政府的昭乌达省合并,建立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林西县隶属热河省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1949年5月20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一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8月1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7月1日又随昭乌达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昭乌达盟建赤峰市,属赤峰市管辖,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