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遗址
扬州城遗址
共 9283字,需浏览 19分钟
·
2024-05-24 10:26
历史沿革
隋代,隋文帝杨坚统一后,于开皇九年(589年)改广陵郡为扬州,此为扬州城名之始。大业元年(605年),改扬州为江都。隋炀帝在原广陵城旧址上营造江都宫,在蜀冈下开发了江都市街,为后来规模宏大的唐代扬州城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凿了大运河,使扬州成为中国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城市。隋代扬州城位于蜀冈之上,系利用汉广陵城基础修筑而成,由隋江都宫城、东城组成。
唐代扬州是淮南道的首府。武德七年(624年),在扬州设大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扬州被改名为广陵郡,仍设大都督府。至德元年(756年),广陵被改名为扬州,大都督名不变。唐代扬州城由子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子城于唐代中期扩建,从考古发掘的地层叠压关系判断,罗城在中晚唐时才圈建。子城为官府衙署区,是利用隋江都宫城、东城所修筑,平面呈不规整的多边形,局部城垣保存高度约为10米。罗城在蜀冈之下,为商业、手工业和居民区,于唐代中期扩建。建中四年(783年)十一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将兵讨李希烈,屯盱眙。闻朱泚作乱,归广陵,修堑垒,缮甲兵”。55年后的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赴扬求法,记载有:“扬府,南北十一里(5.5千米),东西七里(3.5千米),周四十里(20千米)”,此即当时的规模。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灭吴后,以扬州为东都。保大十五年(957年),周世宗攻打南唐,元宗李璟知东都难守,便纵火烧扬州城,迁居民于江南。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占据扬州后,发丁夫万余,整理被破坏的扬州城。后因居民南迁,城池空虚,就唐代罗城的东南隅改筑一小城,城周二十里,因与唐扬州城相比,规模甚小,故而俗称周小城。
北宋,太祖赵匡胤一统天下,攻克扬州后,以周小城为北宋扬州城。蜀冈上的原唐代子城废弃不用。到南宋时,扬州地处北部边境,受北方金兵威胁,成为南宋的前线,因战争需要,在绍兴年间(1131~1162年),扬州知州郭棣在蜀冈唐子城的故址上修筑了堡城,与州城南北对峙,又在两城之间构筑了联通的甬道连接南北二城,名日“夹城”,从而形成了宋三城的格局。南宋嘉定七年(1214米),为防止北方金兵南下,扬州主管崔与之在城外修筑壕沟和瓮城,开月河,置吊桥,并为夹城夯土墙包砌以城砖。
金亡后,元兵南下,危及江淮。两淮宣抚使贾似道于宝祐二年(1254年)、三年(1255年)修筑堡城,称“宝祐城”。景定元年(1260年),李庭芝主管两淮安抚制置司公事,兼知扬州,为阻止元兵控制蜀冈中峰平山堂,加筑大城包平山堂于城内。
元代,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治扬州,沿用宋大城,蜀冈上的堡城以及夹城逐渐被荒废。
明代扬州城在唐罗城和宋大城的范围内,有旧城和新城之分。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佥院张德林先在宋大城西南隅筑过明扬州州城,城周九里八十六步四尺(约5千米),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城又向东扩,城周约十里称为新城,原州城称旧城,明城面积总计5.09平方千米。
明清时期,扬州城在唐罗城、宋大城遗址范围内,以小秦淮河为界又分为新旧城,呈现出东市西府的双城格局。旧城利用宋大城西南隅,建于明洪武年间,新城则利用宋大城东南隅增筑于嘉靖年间。
1987年以来,经过科学、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
遗址特点
综述
扬州城遗址是国内保存较好的古城遗址之一。隋、唐、宋时期的城池相互叠压,地面水系较为完整。
隋代扬州城位于蜀冈之上,系利用汉广陵城基础修筑而成,由隋江都宫城、东城组成。经考古调查发现,江都城、东城被叠压在唐子城遗址之下。
唐代扬州城由子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子城利用隋江都宫城、东城修筑,平面呈不规整的多边形。罗城在蜀冈之下,于唐代中期扩建。沟通四座城门的城内道路与四周城壕仍然存在。局部城垣保存高度约10米,城垣为土筑,城门及城墙转角处有包砖,城外有城壕。子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内设十字大街贯通城门,子城城墙、角楼、城河、城门、城内道路等遗址,保存均较为完整。
宋代扬州有3座城池,即宋大城、宝祐城、夹城。宋大城沿袭了五代周小城。宝祐城修筑于南宋宝祐年间,周长5000米,利用唐子城西半部、截去东半部修筑而成,面积约为子城的一半。夹城筑于南宋绍兴年间,连接大城与宝祐城,周长2700米。宋大城沿袭了五代后周所筑的“周小城”西界和北界,从唐罗城的位置上分别内收。宋大城城墙在苏北人民医院西侧和广陵区党校附近仍可见。宋城夯土城墙大部分埋藏在地下,其上现为绿化带,少部分城墙上叠压有现代建筑。宋宝祐城、夹城地面遗迹清晰可辨。
明清城在唐、宋城遗址范围内,以小秦淮河为界分为新旧城,呈现出东市西府的双城格局。河西旧城由于政治、军事的需要,街巷排列有序、主次分明、纵横严谨,与城内衙署、军事设施相呼应,局部街巷保留了唐代的里坊格局。河东新城为明代后期所建,并形成了完整格局,清代富商云集,会馆园林密集,商业繁荣,市井兴旺,街巷体系呈自由随意状态。明清城现基本保存了较好的历史风貌,现有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南河下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街区内保存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20余处,传统民居500余处。
唐子城
唐子城夯土城墙现高出地面2~10米,墙基宽30~40米,保存较为完好;罗城基本上为现代扬州城叠压,地表保留了部分城垣遗迹。其中北墙在铁佛寺至东风砖瓦厂之间保存有夯土城墙,高出现地面约2米,西城墙在观音山下还保存一段,长约50米,高出现地面1~4米。
唐子城夯土城墙的西南角、西北角、东北角现仍保存着很高的角楼基础,高出地面5~10米。西南角现为观音山禅寺,西北角和东北角上部植有树木。
唐子城共有4座城门,南门为主城门,地下的城门遗迹保存较好。北门、西华门、东华门现均已不存,城墙上仍保留着城门豁口。西华门外保存有瓮城形制与规模,城垣残高有5米,城外有壕。罗城的南门(汶河路南)、西门(农学院、农校二处)地上、地下均有遗迹,并有瓮城设施。
唐子城东、西、南、北城墙外为城河。城河绕城而设,与城墙平行,相距10余米。现护城河保存仍然较为完整,宽70一100余米不等。罗城的东南以大运河为护城河,保存宽度约70米;西护城河为蒿草河,保存宽度约20米;北段在瘦西湖公园内,今为熙春台到平山堂下的游览线路。
唐子城内有东西、南北道路两条,呈十字交叉,连接四座城门。东西路全长1860米,宽11米;南北路全长1400米,宽10米,十字道路位于现地表以下1米多处。罗城内有南北路三条、东西路两条。南北路最东一条由北门笔直通向埂子街南门,全长2500米,宽8米;中间一条与扬州市区南门大街、北门大街相吻合;最西一条北起子城南门、南到童家套,全长1300米,宽5米。东西路一条由农学院西门向东至缺口东门,另一条由农校西门向东至化工学校东门,全长3040米,宽10米。
罗城
罗城内河道纵横,大运河穿城而过,由蜀冈下子城东南角,向南经凤凰桥、北门外街、北门街和南门街西侧,从南水门流出,此河亦为宋明市河的前身,于20世纪50年代被填,成为汶河路。
罗城内桥梁极多,著名的有二十四桥。根据考古调查推测,二十四桥桥址均在,如顾家桥、通泗桥、小市桥、开明桥等。2002年3月,发掘了下马桥、洗马桥等遗址。
宋大城
宋大城西门、东门等地面均有遗迹。西门已发掘并建立遗址博物馆,南门、东门、北门也相继进行或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宋大城东、南护城河为大运河;西城河亦称头道河,大部分于20世纪70年代被填;北城河东段称漕河,西段与瘦西湖公园北部河道相连。
主要遗址
唐罗城南门遗址
唐罗城南门遗址位于南通西路与南门外街交会处,建筑遗址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为完整的唐宋时期瓮城遗迹。这些遗迹地层叠压关系清楚,时代特征明显,经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历1200余年,是扬州古代城门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其历史沿革之长在中国古城门遗址中也实属罕见。
唐代南门瓮城明确显示为两期,第一期的瓮城,内平面形状近方形,外拐角为圆弧形。本期瓮城的西墙和南墙被唐代第二期瓮城包砖墙包在墙内,门道和瓮城东墙可能在唐代第二期南门修建时被破坏。
第二期的南门和瓮城是整个南门遗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期,主城墙南缘包砖墙、瓮城墙及其内外包砖墙等的基础部分均保存较好。瓮城内平面形状略呈西宽东窄、北宽南窄的扁方形,瓮城外形状近似“凸”字形。东墙、西墙的南端各自分别向外凸出,且基本对称。此期的瓮城内主城墙南缘中间部分、瓮城门道部分分别被北宋一明清的主城门和瓮城门道叠压。瓮城西墙以西还显露出了与城墙相连的水门以东的包砖墙,包砖墙厚度、用砖规格等与瓮城城墙相同。
五代到北宋初期继续沿用并修缮了唐代南门,五代时局部修缮了南门,所用城砖规格较晚唐城砖大。有“迎銮”铭文的大砖可以确定是五代杨吴时期所烧造。
北宋前期,瓮城外墙基本沿用唐代瓮城外墙,但在唐代水门东边的包砖墙以南再次修筑了与前期形制相同的包砖墙,并将原来的唐代遗迹包在了夯土之内。
北宋晚期,唐代第二期瓮城西墙外侧包砖墙倒塌,以唐代第一期瓮城西墙外侧包砖墙为基础,重新修砌了瓮城西墙和南墙的外包砖墙,瓮城外包砖墙为直线状,故外拐角改为方角;瓮城内则堆砌抬高地面,重新修建了主城门。露道均用楔形砖铺成,宽度不统一,出主城门露道和瓮城门露道中间的露道部分为弧形。两宋之交时又对南门进行了修缮。其后的又一期瓮城南墙包砖墙,是用长41~42厘米、宽19.5厘米、厚8.5厘米的大砖再次在瓮城南墙南部外包,并向西加厚了瓮城西墙。
明代,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主要是加厚了瓮城南墙,抬高了地面,并重修了主门道、瓮城门道、瓮城内外的露道和铺砖面等,显露出来的主门道和瓮城南墙内侧局部残存的包砖墙均用石灰膏作黏合剂。
最后一期是清代的南门,因近现代破坏严重,清代南门仅存主门道处的道路和门槛石及东侧门砧石等。清代道路出主城门后为东北一西南走向,表明瓮城门位置与前代不同。
南门遗址南侧是唐代新开、宋代改建,沿着唐罗城南墙东去,再沿罗城东墙北上的大运河。自唐至清,大运河同时承担了扬州城池东侧和南侧护城河的功能。
2010年9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建成开放南门遗址公园,修建遗址本体保护展示馆,重新解读了“中国城门通史”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唐罗城南门遗址
唐宋城东门遗址
唐宋城东门遗址位于东关街与新古一巷交会口处。通过考古发掘所揭示的遗迹叠压关系来看,该城门始建于唐代,经历了唐、五代、北宋、南宋和元代,到了明清时期,城门虽然东移到今泰州路上,但城门位置还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现揭示的是南宋时期的城门遗迹,主要由主城门、城墙、瓮城、城壕等组成。
唐代主城墙被叠压在五代和两宋时期的门址之下。五代时期的城墙较之唐代向东移了约2米,城墙包砖延伸到了宋代城墙包砖之下。北宋城墙外侧包砖在五代城墙外包砖的基础上又向内收缩了约1.2米。南宋时期主城墙在北宋城墙的基础上向东加宽了约80厘米。包砖采用“露齿龈”做法,砌砖之间用加糯米汁的石灰膏黏合。
北宋时期的主门道仅揭露了东部,门道两侧为砖砌边壁,叠压在五代时期的砌砖之上。主门道内的两块方形门砧石南北对应,上有边长28厘米的方孔。
南宋时期对东门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其城门结构布局为一门一洞,主城门门道也在北宋城门的基础上向内收缩,形成了宽4.1米的主城门。揭露出来的南宋主城门东部东西约7.2米,门道两侧边壁为砖砌直立壁面,与城墙外侧包砖不同。
城外设有瓮城、城壕和吊桥。瓮城的出城门道开设在瓮城南侧中部,出城后的道路走向是沿着瓮城向东、转北再折东,经吊桥出城。出城道路和吊桥的基础现均保存较好。
瓮城位于主城门东侧,南墙上辟有一便门。瓮城内略呈梯形,城墙均由夯土夯筑而成,仅基础部分保存较好。城墙均内外两面包砖。包砖大多无存,但基槽清晰。瓮城内地面铺砖为平砖错缝顺铺,铺砖之间不见有黏合剂。
瓮城外为一东西23米、南北约60米的平台,平台高于东侧的城壕约5.4米,形成一个临城壕的台地。台地上有出城露道、便道等,台地地面分为铺砖地面和素土地面。在台地的西北边,沿城壕边缘用垒砖护岸。台地西、南、北面为城壕,东临大运河,台地被城壕和大运河环绕,成为水中环岛。
瓮城台地东侧的城壕,只发掘清理了瓮城中轴线附近的部分。清理出来的城壕部分,平面呈亚腰形。在和主城门东西大致对应的部位城壕收缩至最窄,形成南北长5.3米、东西宽约4米的狭窄空间。在瓮城台地和城壕东侧的东台地的外边,都设有防止水流冲刷的砌砖护岸,护岸的砌砖分为中间的直立壁面和南北两侧的斜坡壁面。直立壁面的平面为“〕〔”形,位于瓮城中线附近。壁面砌砖严整,拐角处用砖为专门加工而成的异型砖。在砌砖之下,发现有3层砌石基础。护岸的斜坡璧面部分呈平直的弧状,城壕南北两端与东侧的大运河连通”。
2006年,扬州市政府建设东门遗址公园,2009年,参照宋代《营造法式》的做法,复建宋大城东门的局部城墙和门楼,门道原址得以保护。
唐宋城东门遗址
宋大城西门遗址
宋大城西门遗址位于扬州市四望亭路,城门始建于五代后周,历经北宋、南宋一直沿用到清代。其中北宋时期的西门,为中国已发现最早的砖砌券顶式城门。门址根据使用年代可分为四期。
五代时期的门址由城墙、马面、城门和道路组成。平面布局呈“凹”字形。城墙墙基宽15米,残高0.3~2.8米,墙体为夯筑,两侧包砖。两座马面位于城门南北两侧,与城墙连为一体。北侧马面南北长15.8米、东西宽9.6米;南侧马面南北长15.4米、东西宽9.3米。马面的营造方式与城墙相同。城门为单门道结构,长15米、宽5.7米。
北宋时期的门址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城门基本沿用五代时期的门址。城门地面在五代门址基础上垫高0.6~0.7米。城门壁墙基下铺垫土衬石。门洞北壁保存较好,两壁用砖错缝平砌,可推知城门结构为砖砌券顶式。门道地面用侧立砖错缝横铺,路中心铺竖条石。城门西口有门槛石。出西门有一条西北斜行的砖铺露道,东隔门槛与西门道相连,西通护城壕。石条两侧对称铺设有砖砌路面、排水沟和砖铺便道。
晚期城门与早期相比,门址没有变化,而是在西门外,借助南北两个马面围筑一道瓮城,即南北墙内侧与马面内墙取直,再向西围筑即成翁城。整个瓮城平面呈“凸”字形,瓮城南墙墙体的夯筑,内外皆包砖。瓮城门辟在西南隅,中间铺砌石条,两侧路面用砖侧立横铺。门道中部的南侧洞壁下有一一门砧石,上有门限和门白凹槽。由瓮城门至西门的露道被压在南宋瓮城内的砖铺路面以下。在瓮城南壁下发现一段宽约2米的排水沟。
南宋时期,对城门、城墙、瓮城均进行了较大的改造。西城墙内侧,向东加厚1.5米,城门道也随之加长。西城门南北两壁也分别加厚1米,门道宽度由5.7米变为3.7米,加厚洞壁的两端不与原城门口取齐,而是内收0.2米,前端置圆角石。瓮城墙体经过两次加固后内空间面积缩小。瓮城门随着西墙的加厚,门道长度增至18.3米,宽度缩至3.1~3.8米。改造后的瓮城门呈东宽西窄的喇叭口形。瓮城内的地面,在北宋路面的基础上垫高0.4米。由西城门至瓮城门之间有露道相连,中心用侧立砖对齐横铺一纵排,两侧用砖砌出单道线,形成宽0.4米的露道中心线。中心线两侧对称错缝横铺路面。露道两侧设有排水沟,沟底用砖平铺,外侧沟边用平砖斜铺。
宋大城西门外即为城壕,城壕水系往南、北均与大运河相通。
1998年,宋大城西门遗址博物馆落成开放。2011年,对遗址在五代、北宋、南宋时期的城门、瓮城、门道、露道、马面等进行了重点保护修整。
宋大城西门遗址
宋大城北门遗址
宋大城北门遗址,位于扬州城区漕河路和凤凰桥街的交汇处,经2003年、2004年、2007年3次发掘,发掘面积合计约5000平方米,清理出了北门的陆门遗址以及位于陆门西侧的水门遗址,揭露出了主城墙和主城门、瓮城和便门、露道、水门边壁和驳岸、河道基础设施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唐宋时期的铭文城砖、唐—清的铜钱和瓷片等遗物。发掘结果表明,宋大城北门始建于五代时期,一直沿用到元末,北宋时期加筑了瓮城,南宋时期扩建加固了瓮城并重修了水门。
北门遗址是扬州宋大城四座城门中唯一发现有水陆并行设施的城门,北门水门北与漕河相连,向东可直通大运河,向西北可与古邗沟相接直通蜀冈。
2008年,建成的宋大城北门遗址公园,再现了水门、陆门的历史面貌。
宋大城北门遗址
唐子城·宋堡城遗址
唐子城·宋堡城遗址,位于扬州蜀峰东峰的蜀冈之上,城址平面呈不规整的多边形,面积约3平方公里。1987年以来,对唐子城·宋堡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察。四面城垣保存基本完整,地上残存夯土城垣高出地面2~10米不等,城基(包括坍塌的夯土)宽达30~40米,护城河宽达20~100米。
唐子城·宋堡城遗址
2011年以来,对宋宝祐城西城门外挡水坝遗迹、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东段、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南宋宝祐城东城门北侧城墙和东侧城壕、蜀冈古代城址西城壕、蜀岗古代城址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遗址等进行了发掘工作。
曹庄隋唐墓
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位于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组,东距唐代扬州子城西南角约1.8千米。墓葬土墩近方形,东西长49米,南北宽48米,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同茔异穴合葬墓。2013年4月至11月,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两座墓葬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近400件(套)。其中“隨故煬帝墓誌”、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玉璋、铜编钟、编磬等遗物不但佐证了墓主人身份,而且较为罕见,为研究隋唐时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详实的科学资料。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考古成果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隋炀帝墓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1.扬州是海上丝路联系黄河文明的脐带
海上丝路经过以扬州为龙头的运河文化传播脐带,大大深化和拓展了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齐鲁文化的伦理特性和江南文化的诗性气质”,沿着大运河、沿着海上丝路,被太平洋、印度洋的热风吹到南洋西夷。如果没有扬州,海上丝路联系的仅仅是中国沿海的商业城市,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仅仅局限在中国南部沿海边疆一闽台文化区和岭南文化区,它对中国传统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等黄河文明核心区的影响就缺乏一个文化地理空间上的过渡和衔接。
2.扬州是儒教东传的文化出发点
学界公认海上丝路有南线与北线之分。海上丝路北线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中起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塑造中国人人格价值和道德伦理的并广泛影响世界的儒学,在唐代的扬州因运河开通得以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便利地传遍东亚。
新罗人崔致远在唐都长安求学后在扬州淮南幕府为官五年,归国后无论是身在仕途还是开坛讲学,都极力推崇孔子,倡导儒学,对韩国文化传统的塑造和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奉为“东郭儒宗”“百世之师”。此外,7世纪至8世纪的日本遣唐使漂洋过海,由长江口登陆,沿运河北上至长安、洛阳,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科技、典章律令、社会制度等,并从中国带回大量的佛经、佛像、佛具等,均见证了日本、朝鲜在文化传统上与中国深厚的儒学渊源关系。
3.扬州是海上丝路联系佛教东传的关键环节
鉴真对佛教东传贡献最大。扬州是鉴真的出生地和弘法地大明寺则是鉴真长时间驻锡的本寺。扬州更是鉴真东渡的始发地至今扬州还有起航码头、宝塔湾等遗迹和大明寺鉴真纪念堂等纪念场所。扬州可说是佛教经海上丝路东传的始发点。
鉴真东渡弘法,圆仁跨海求经,一个出发地是扬州,一个目的地是扬州。扬州作为唐代东方大港,不仅有中日两国佛教僧徒的对航,而且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林邑(即今越南中部地区)、安国(今乌兹别克布哈拉)、婆罗门等国的僧人,经由扬州,东游日本。扬州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佛教经中国向东亚传播的一个关键环节。
4.扬州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比较早的传播据点
唐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依靠的就是海上丝路。扬州因为在海上丝路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伊斯兰教传人中国比较早的立脚点。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大贤4人来华传教,一贤传教于广州,二贤传教于扬州,三贤、四贤传教于泉州。1980年扬州唐城东北郊的一座唐墓出土了一件背水壶,正面为一组阿拉伯文字,意为“真主伟大”,其年代为唐代中期,它成为大食胡商沿海上丝路东传伊斯兰教的信物。
沿着海上丝路来华传教的阿拉伯人中,以普哈丁最为知名。南宋咸淳年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普哈丁来扬传教,主持建造了著名的仙鹤寺,该寺与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麒麟寺、杭州的凤凰寺齐名,同为中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普哈丁归真后,人们在古运河东岸土冈上修筑了墓园,先后又有南宋、明清多位西域先贤归葬于此,为佐证扬州在伊斯兰教史、海外交通史上的作用保留了珍贵的资料。
海上丝路承载着不同文明文化价值、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传播,体现着作为文化线路的价值互动和思想分享,而扬州是这个商品、思想传播链上至关重要的节点。
文物保护
1957年,扬州城遗址(隋宫城、唐子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扬州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扬州城遗址进入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
2021年10月12日,扬州城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