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碧江区统计局
(2024年7月1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碧江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锚定目标精准发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6.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1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476元,比上年增长2.3%。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0:32.7:59.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3%,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表1:2023年碧江区GDP及三次产业完成情况 | ||||
指标 | 现价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占比 (%) |
贡献率 (%) |
地区生产总值 | 263.32 | 3.4 | 100 | 100 |
#第一产业 | 21.00 | 4.7 | 8.0 | 7.9 |
#第二产业 | 86.06 | 3.0 | 32.7 | 21.8 |
#第三产业 | 156.25 | 3.4 | 59.3 | 70.3 |
二、农业和乡村振兴
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3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林业产值4.56亿元,比上年增长9.0%;畜牧业产值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渔业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0%。
表2: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37.35 | 4.7 |
#种植业 | 23.94 | 4.4 |
#林 业 | 4.56 | 9.0 |
#畜牧业 | 5.34 | 2.7 |
#渔 业 | 1.15 | 3.8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2.37 | 5.0 |
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4.8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4.89万吨(注:薯类折粮),比上年增长2.3%,其中:夏收粮食产量0.98万吨,比上年下降15.5%;秋收粮食产量3.91万吨,比上年增长8%。蔬菜产量29.65万吨,比上年增长0.2%。水果产量4.86万吨,比上年增长9.9%。食用菌产量6401吨,比上年下降24.9%。
全区猪肉产量0.92万吨,比上年下降15.3%;牛肉产量454吨,比上年下降2.1%;羊肉产量351.88吨,比上年增长15.9%;禽肉产量3485.83吨,比上年增长14.2%。禽蛋产量4117.41吨,比上年增长28.8%。水产品产量3367吨,比上年增长2.7%。
2023年末全区累计建成坝区15个,建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8个。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2%,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81万千瓦,机耕(复耕)面积28.98万亩,机播面积2.8万亩,机械灌溉面积0.22万亩,机收作业面积8.31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6.2%。全区拥有家庭农场600个,农机合作组织22家,农机销售商4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0.53亿元,比上年下降1.1%。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比上年下降23.4%,规模以上制造业比上年下降5.4%,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1.9%。
2023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7.65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轻工业产值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0.7%;重工业产值88.46亿元,比上年下降6.3%。从产品产量看,其中:鲜冷藏肉产量1.73万吨,比上年增长4.2%;饮料产量64.71万吨,比上年增长9.4%;卷烟产量78亿支,比上年下降2.5%;水泥产量126.41万吨,比上年下降24.1%;商品混凝土产量83.5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1%;自来水生产量3300.3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3%。工业产销率达到98.9%。
2023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有35家,共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53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2023年,全区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160个(含房地产项目),其中:新增投产项目37个,新增入统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500万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9%。从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2%,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0.4%。
2023年,全区房地产开发项目52个,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8%。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7.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0.2%。房地产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7.4%。
五、市场主体和市场消费
2023年末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57791户,其中:私营企业184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29户,个体工商户38876户。全区新增市场主体9076户,其中:新增私营企业3367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5696户。
2023年,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7家,其中:批发业企业30家,零售业企业75家,住宿业企业16家,餐饮业企业16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9%。按行业统计分类,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6.7%,零售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8.5%,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5.5%,餐饮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9.7%。
六、交通运输和电信
2023年,全区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11亿元,比上年下降7.9%。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445.83公里,其中:国省道74.90公里,县道242.32公里,乡道241.79公里。全区公路客运量224.8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3244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395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94451万吨公里。2023年末全区有公交车163辆,公交线路20条,线路里程306.9公里;出租汽车1000辆;长途客运车辆59辆;在册货运车辆1041辆;农村客运车辆80辆,农村客运班线44条。2023年,全区机动车保有量达128377辆,其中:大型汽车3374辆,小型汽车77059辆,摩托车42839辆,挂车182辆,大型新能源汽车77辆,小型新能源汽车4509辆,教练车337辆。
2023年,全区电信业务收入4.13亿元。移动电话用户数65.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8.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56.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20.3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1%,其中:税收收入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4%;非税收收入6.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5%。
表3: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5.25 | 12.51 |
1.税收收入 | 9.06 | 15.94 |
2.非税收入 | 6.19 | 7.85 |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4亿元,比上年下降2.33%;教育支出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9%;卫生健康支出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9亿元,比上年增长32.38%;公共安全支出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9%;农林水支出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科学技术支出0.78亿元,比上年下降19.2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90%;住房保障支出1.18亿元,比上年下降46.25%;节能环保支出0.22亿元,比上年下降37.35%。
表4: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其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37.71 | 10.72 |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2.84 | -2.33 |
2.教育支出 | 9.04 | 12.79 |
3.卫生健康支出 | 2.57 | 13.39 |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5.59 | 32.38 |
5.公共安全支出 | 1.73 | 12.39 |
6.农林水支出 | 4.31 | 2.05 |
7.科学技术支出 | 0.78 | -19.21 |
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0.43 | 105.90 |
9.住房保障支出 | 1.18 | -46.25 |
10.节能环保支出 | 0.22 | -37.35 |
2023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9%,其中:住户存款2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9%;非金融企业存款9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8.32%,其中:住户贷款25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企(事)业单位贷款487.13亿元。
表5:2023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各类存款余额 | 543.13 | 17.59 |
#境内存款 | 542.88 | 17.6 |
1.住户存款 | 269.47 | 12.69 |
2.非金融企业存款 | 99.66 | 10.02 |
各类贷款 | 738.77 | 8.32 |
#境内贷款 | 738.76 | 8.32 |
1.住户贷款 | 251.63 | 14 |
2.企(事)业单位贷款 | 487.13 | 5.6 |
八、教育和科技
2023年,辖区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招生2448人,在校生6757人,毕业生2349人,教职工457人;高中6所,招生5666人,在校生17293人,毕业生6279人,教职工1490人;初中21所,招生9029人,在校生26024人,毕业生7443人,教职工1834人;小学82所,招生8932人,在校生51279人,毕业生8190人,教职工2636人;幼儿园135所,入园7366人,在园20601人,离园8051人,教职工数3459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7.55%;学前教育毛入学率111.85%;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3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79%;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100%。高考全区参考生6883人,其中:一本上线考生2494人,二本上线考生1965人,专科上线考生2376人,本科上线率64.77%。
表6:2023年辖区各类学校招生数、在校生数及其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人) | 比上年增长(%) |
各类学校招生数 | - | - |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 | 2448 | 1.6 |
#普通高中招生数 | 5666 | 5.5 |
#初级中学招生数 | 9029 | 2.5 |
#小学招生数 | 8932 | 15.9 |
#幼儿园入园数 | 7366 | -9.2 |
各类学校在校生数 | - | - |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 | 6757 | -6.7 |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 | 17293 | -5.3 |
#初级中学在校生数 | 26024 | 6.5 |
#小学在校生数 | 51279 | 4.1 |
#幼儿园在校生数 | 20601 | -6.9 |
2023年,全区授权专利220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实用新型专利161件,外观设计专利30件。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家。
九、旅游、文化和卫生
2023年,全区拥有星级酒店宾馆10个,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4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101.34万人次,过夜游客229.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9.06亿元,游客人均花费1171.83元。
2023年,全区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量26.3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广场106个,科教信息文化服务中心1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23年末拥有各级卫生机构311个(含诊所和村卫生室),其中:综合医院16个,卫生院(含卫生服务中心)15个。编制床位数6206张,其中:综合医院3383张,卫生院(含卫生服务中心)376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888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5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02人,注册护士3791人,药师(士)236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75‰,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20位,“黔康码”持码就诊率达到64.83%。
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23年,全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143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4056人,累计开展就业培训3524人次。2023年末全区拥有技工院校2个,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2个。2023年末参加社会保险21.5523万人,比上年下降0.2%。参加养老参保14.0328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451万人,比上年增长10.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3231万人,比上年下降1.7%;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2587万人,比上年增长0.6%;参加失业保险1.7442万人,比上年增长5.9%;参加工伤保险5.7753万人,比上年下降5.3%;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1.1089万人,比上年增长1.3%。
2023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2215万人,比上年增长2.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2.0497万人,比上年增长2.6%;参保生育保险1.7723万人,比上年增长0.6%。
表7:2022年全区社会保障完成情况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人) | 比上年增长(%)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3.451 | 10.3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9.3231 | -1.7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1.2587 | 0.6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 5.7753 | -5.3 |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 1.7442 | 5.9 |
生育保险人数 | 1.7723 | 0.6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 2.2215 | 2.2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 32.0497 | 2.6 |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人数 | 1.1089 | 1.3 |
2023年,全区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503户,共计19033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263户,1181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240户,7224人。城市低保标准由750元/(人·月)提高到762元/(人·月),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5980.85万元;农村低保标准由443元/(人·月)提高到510元/(人·月),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3172.72万元。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511人。
2023年,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3所,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945个。敬老院5所、床位344张,其中:城市中心敬老院1所,床位93张,供养人数68人;乡镇敬老院4所,床位251张,供养人数138人。全区有特困供养对象1082人,其中:集中供养210人,分散供养872人。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23年末辖区户籍总户数为116550户,户籍总人口为356325人,其中:男性178923人,女性177402人;分地域看,其中:城镇人口254479人,乡村人口101846人。全区户籍出生人口3363人,出生率为9.44‰,其中:男性为10.2‰,女性为8.66‰。死亡人口1844人,死亡率为5.17‰。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达45.0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
2023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36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工资性收入27627元,比上年增长15.6%;经营净收入7465元,比上年增长93.4%;财产净收入3191元,比上年增长14.2%;转移净收入5453元,比上年下降52.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969元,比上年增长14.9%。
2023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5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6241元,比上年下降24.2%;经营净收入5317元,比上年增长3.5%;财产净收入587元,比上年下降66.2%;转移净收入7460元,比上年增长14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568元,比上年增长8.9%。
表8: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增长(%)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3736 | 4.2 |
#工资性收入 | 27627 | 15.6 |
#经营净收入 | 7465 | 93.4 |
#财产净收入 | 3191 | 14.2 |
#转移净收入 | 5453 | -52.4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605 | 8.3 |
#工资性收入 | 6241 | -24.2 |
#经营净收入 | 5317 | 3.5 |
#财产净收入 | 587 | -66.2 |
#转移净收入 | 7460 | 148.3 |
十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23年,全区土地面积1008.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8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8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96.9公顷;林地面积72277.02公顷。全区完成营造林面积3.15万亩,森林面积为68912.89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7.84%,建成区每平方公里拥有公厕4个。
2023年,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国控、省控考核断面),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全区拥有生活垃圾转运站22座,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2.86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12%。全区污水处理厂5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12.16万立方米/日,其中:县城以上(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2座,设计处理能力12万立方米/日;建制镇污水处理厂3座,设计处理能力0.16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排水管道681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8.54%。污水处理量3448.37万吨,供水管道467公里,供水总量5161.9万吨,其中:生活用2875万吨(中心城区供水、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包含万山区谢桥新区)。
2023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比上年减少3起,死亡2人、比上年减少4人。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项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它按现价计算;
3、一般情况下,绝对值保留两位小数,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总项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7、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公路通车里程、公路旅客运输量、公路旅客周转量、公路货物运输量、公路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区林业局;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等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污水处理、供水总量等数据来自区水务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等数据来自区卫健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局;学校、教师、学生等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户籍人口来自区公安分局;机动车保有量等数据来自区公安交通管理局;新增城镇就业、养老保险等数据来自区人社局;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集中供养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等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分局;移动电话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等数据来自区工业和商务局;耕地面积、城区面积等数据来自区自然资源局;生活垃圾运转、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数据来自区城管局;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铜仁市中心支行;安全生产相关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其它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碧江区统计局(2024年7月1日)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碧江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锚定目标精准发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一、综 合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6.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1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476元,比上年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0:32.7:59.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3%,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 RAG-ES | 2024-10-23 |
表1:2023年碧江区GDP及三次产业完成情况 指标 现价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比 (%) 贡献率 (%) 地区生产总值 263.32 3.4 100 100 #第一产业 21.00 4.7 8.0 7.9 #第二产业 86.06 3.0 32.7 21.8 #第三产业 156.25 3.4 59.3 70.3 | RAG-ES | 2024-10-23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