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遗址
共 204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2:23
历史沿革
晓锦遗址于1997年底被发现。
1997年冬,晓锦遗址引起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重视,确认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8年10月到11月,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针对晓锦遗址进行第一次考古挖掘。
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针对晓锦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挖掘。
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针对晓锦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挖掘。
2002年8—10月,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再进行发掘。
遗址特点
晓锦遗址
晓锦遗址所在的后龙山是一座馒头形的孤立土岭,坡度较陡。该遗址曾多次被破坏,并在地表形成最厚达4米以上的花岗岩风化土填土层,从而形成现在高低错落的山坡台地状地貌。
晓锦遗址南区文化堆积层为6层,北区为9层。从发掘的炭化稻米较多的情况来看,晓锦部落已进入原始农业耕作期;从石纺轮的发现可以推测该部落已懂得纺织;石镯被发掘,说明该部落已进入比较文明的时期;大量柱洞被发掘,可以推测他们是建屋而居,生活已相对稳定。该原始部落遗址涵盖面积比较广,其原始居民大约有60人。晓锦遗址可望与河姆渡遗址一样,成为一个原始文化时空框架的文化遗址。
晓锦遗址的主要遗迹有墓葬和灰坑等,其中墓葬多数为长方形土坑,墓底平整,坑内填土为黄褐色粘土,较硬。人骨已朽,头向不明。墓坑长1.8、宽0.5、深0.64米。随葬陶釜和陶碗。陶器摆放在人骨两侧,其中有1件陶釜仅存上半部分。灰坑为圆形口,直壁,平底。直径1、深0.56米。填土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灰黑色粘土,较软,厚0.4米;下层为青灰色粘土,较硬,厚0.16米。
文物遗存
综述
晓锦遗址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共开探方28个、探沟1条,总揭露面积为800多平方米,共获得了10000余片陶片、部分完整器,1000余件石器及数万粒炭化稻米等一批重要的文化遗物。遗址中发现的炭化稻米,在广西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尚属首次,这批标本年代早、数量大、海拔高(580米)。出土的石器大都是磨制石器,有坠、镯、球、钻、锯、砺石等20多种,陶器有罐、釜、钵、碗、盘、纺轮、器座、支脚等,同时,也出土炭化稻13000多粒。
晓锦遗址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年代为距今6500—6000年。陶器绝大部分为陶片,均为夹砂陶,大部分夹细砂,少量夹粗砂和夹炭。烧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弦纹、戳印纹。陶器中圜底器占绝大多数,有少量的圈足器,没有平底器,器形以折沿釜、盘口釜、折沿罐、盘口罐、直领罐等为主。晓锦第二期年代为距今6000—4000年。陶器绝大部分仍为陶片,完整器较少。均为夹砂陶,大部分夹细砂,少量夹粗砂、夹炭。新出现夹砂白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戳印纹、锥刺纹。刻划纹有多条斜直线,另有双交直线、水波纹、曲折线纹。器形、器类基本是前一期的延续。但新出现了碗、器盖等。第三期年代较晚,为距今4000—3000年。陶器绝大部分为陶片,完整器不多。以夹细砂陶为主,出现较多泥质陶。纹饰除了延续第二期部分纹饰外,新出现了方格纹、花瓣纹、镂孔、凸弦纹等。器类仍以圜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和平底器,新出现凹底器。
陶器
陶器纹饰拓本
晓锦遗址出土的陶器绝大部分为陶片,完整器软少。均为夹砂陶,大部分夹细砂,少量夹粗砂和夹炭。以01ZxwT2第9层为例,红陶约占23.91%,红褐陶约占23.56%,灰陶约占10.55%,灰褐陶占10.19%,灰黑陶占31.79%。陶器制作方法为泥片贴筑,部分陶片断面上可见泥片贴筑的层理。较薄的陶片有一层泥片,较厚的陶片有三至四层泥片。在陶器的口沿内壁多有抹痕,腹部内壁不平整,上有按窝。火候较低,陶质疏松。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弦纹等。陶器中圆底器占绝大多数,有少量的圆足器,没有平底器。
石器
石器有磨制和打制两种,以磨制石器为主,打制石器次之。器形有斧、镑、凿、镞、矛、刀、砺石、锤、尖状器、刮削器等。石料有砂岩、泥岩、页岩等。加工技术有打制、磨制、穿孔。打制技术一般采用锤击法和单向加工技术。磨制石器一般通体磨光,少量仅磨刃部,分三型,长方形弧刃,两侧有打制痕迹。长15.3、宽7.4、厚3.4厘米。近梯形弧刃,上端两侧边有缺口,长11.8、宽6.8、厚2.2厘米。亚腰形平刃,侧边有打击疤痕。长4.2、刃残宽2.8、厚20.7厘米。
研究价值
晓锦遗址发掘的最大收获是发现有炭化稻米,通过水洗法共选出炭化稻米12000多粒,经初步鉴定是较原始的栽培粳稻,有少量籼稻。这是目前为止广西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史前稻作标本,对于探究聚落形态、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2009年,晓锦遗址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晓锦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