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宗寺

共 185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0

历史沿革

梵宗寺,始建于元延祐五年(1318年),始称护国寺,后毁于元末清初战火。
清朝雍正年间,翁旗王爷在原址重建护卫寺。清雍正十三年(1735),被一场特大山洪冲毁。
梵宗寺匾额
清乾隆八年(1743年),翁牛特旗第五代扎萨克篷斯克,按照喇嘛的意愿,将护卫寺迁至乌丹城西北的山坡上,就是现在梵宗寺的寺址。当年修建梵宗寺共花费白银约16万两,由蓬斯克及其福晋宏吉达筹集。寺院建成后,乾隆皇帝御赐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匾额,赐名梵宗寺,意为“佛教发祥之地”,为翁牛特旗旗庙(王爷家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隶属于北京雍和宫管辖,是一座汉藏合壁成的古代建筑。
“文革”期间,梵宗寺遭到严重破坏。
梵宗寺菩提塔(白塔)于20世纪60年代末被毁。
1987年以来,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梵宗寺。修复后的梵宗寺占地4公顷。整个建筑群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客堂、僧房、转经殿、罗汉殿、五大金刚殿、大雄宝殿(大经殿)、延寿三尊殿、大藏经殿、弥勒殿(未来佛殿)、时轮金刚殿、二十一度母、关帝殿组成,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1995年,梵宗寺依法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2004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了菩提塔。

建筑格局

梵宗寺,占地约4公顷,是翁牛特旗已发现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较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梵宗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最盛时住寺僧人达500余。此处在元代称鲁花岛,当时是前三面环水,后而足重峦相连。因而寺院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寺院随山势高低形成阶梯式院落。围墙东西宽48.2米,南北长102.5米。整个寺院建筑皆为正殿和配殿对称式,三进院落,一进院落是天王殿(山门),东西有转经殿、关帝殿、钟鼓楼和各五间的客堂。二进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称大经堂,是日常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是重檐歇山二层楼式宏伟建筑。东西有五大金刚和罗汉殿。三进院正中是单檐歇山式的弥勒殿,两侧是时轮金殿和度母殿,东西配殿是延寿三尊殿和藏经殿,殿宇皆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多为硬山七檩小式木结构。整个院内有大小佛殿11座。

主要建筑

天王殿(山门)
天王殿(山门)
山门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后出廊,硬山布瓦大脊式,其左右两侧围墙处有角门。
大经堂(正殿)
大经堂(正殿)
大经堂(正殿)一座,为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总面积为886.5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九间,前后抱厦重檐歇山布瓦大脊式。
前后配殿
前后配殿四座,均是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廊,前檐二层硬山布瓦卷棚式屋顶。
菩提塔
梵宗寺西侧耸立一座巨型白塔,也称菩提塔,塔高十三米,它为砖石结构,线条流畅,通身洁白,其构造有塔座、塔瓶、塔刹等。

文物遗存

浮雕、彩绘
彩绘
梵宗寺每个殿宇的屋脊形式各异,额枋和梁枋上下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人物、游龙、飞凤、禽鸟、花卉。建筑物上的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仙灵鸟、山水花鸟,几何图案等。
木版画
木版画
梵宗寺大经堂殿内存佛教故事木版画近百幅,约合60平方米左右。

文物价值

梵宗寺是内蒙古东部保存至今一座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喇嘛教寺院,寺内建筑及其装饰、壁画,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梵宗寺建筑结构颇有特色,大木作灵活变化,采用移柱、调整主殿内部梁架举折等手法,改变室内空间和屋面曲线长度,既实现面阔进深五间的大尺度,又使建筑造型挺拔秀丽又流畅舒缓,两层屋檐衔接自然。大经堂殿内清代佛教故事木版画近百幅,是研究藏传佛教的珍贵资料。梵宗寺现存的所有建筑构件,以及艺术绘画装饰品,均系乾隆年间的遗物,未曾发现后人修过的迹象和记载。因此,该寺院可作为研究清乾隆朝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兴盛的重要史料。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5月,梵宗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梵宗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西北约4千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梵宗寺,路程约5.5千米,用时约12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