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巷乡
地名由来:六巷屯建屯时有6条巷道进出,故名“六巷”。因乡人民政府驻六巷村得名。
2021年10月,六巷乡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黄泥鼓舞)。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六巷乡人口数量为0.29万人,位列金秀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
2019年12月,六巷乡被命名为第三批广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
"六巷乡以乡政府驻地六巷村得名。位于金秀县城西南部,乡驻地距县城96公里,北部和长垌乡交界,东面与罗香乡、平南县大鹏乡相连,南部同大樟乡毗邻,西面与象州县中平乡、大乐乡接壤。下辖5个村民委5 3个自然屯、6 6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为1184户5306人。瑶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5 2%,有坳瑶、盘瑶、花兰瑶、山子瑶四个民族支系,世界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说过: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的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六巷。
六巷乡东北部属中山区,西南为低山区。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东北部有圣堂山、五指山。圣堂山位于六巷乡东北部,是桂中第一高峰。现已开发为圣堂山景区,该景区覆盖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主要观赏点有:一、雾锁重山;二、双龙吐玉;三、石河奇观;四、神秘的石墙;五、杜鹃-。六、石桥神韵。五指山与圣堂山诸峰连为一体,最高峰海拨1969米。从南北两面看,峰林栉次,尤如仙人五指屏立天边,故名“五指山”。从东西两面看,则如巨柱擎天,高插如云。五指山西南坡类丹霞地貌突出,山谷中石笋林立,大小各异,且象形逼真。五指山时常云雾缭绕,变幻莫测,山上杜鹃成片,溪流纵横,飞瀑悬川。十分雄奇秀丽,六巷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辖区内有景色迷人的五指山风光,五人环抱不过的广西最大杉树王,高深莫测的老虎潭,横跨50米大河的独木吊桥,落差300尺的青山瀑布,六中公路沿途的1#、2#、3#石壁风光,王同惠女士纪念亭及集奇、曲、险、秀于一体的六甲河小江风光,加上民风纯朴充满神秘色彩的四个瑶族支系的生活习俗等。瑶民族文化独具一格,古陈黄泥鼓舞曾应邀到日本演出,是金秀瑶山景点最多、最壮观、最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山区乡。
六巷乡有极为丰富的矿产、水利资源,主要有含锰35%,蕴藏量约2万吨的泗锰矿,含量达96%蕴藏量10万吨以上的大岭石英硅石矿以及古卜坳氧化铁矿等;乡内有两条大河流,水利资源蕴藏量为6.92万千瓦,水利资源可装机量45738千瓦。是全县三个多雨区之一。
全乡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有耕地9628亩,水田3152亩,旱地6476亩。有林地20.003万亩,其中:松杉等用材2.44万亩,水源林12.31万亩,经济林5.1万亩,林竹2550亩。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六巷隶属柳州府象县。
清宣统元年(1909年),瑶山内设4个瑶团,六巷为一个瑶团。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金秀设治局时称六巷乡为东南乡。
1952年,前属象州县管辖。
1952年5月,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时,六巷为大瑶山长地区管辖。
1953年3月,六巷从长地乡析出设立第七区。
1955年11月,改称为六巷区。
1958年8月,成立六巷红旗人民公社。
1962年8月,撤六巷公社,恢复六巷区。
1968年12月,复称六巷公社。
1984年10月,改为六巷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