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镇
地名由来:柏林镇曾因周围柏树成林得名柏林场,镇由场名。
柏林地处江津南部边陲,位于北纬28°37’-28°52’,东经106°32’-106°20’之间,毗邻贵州省习水县、重庆市綦江县,距江津城区83公里,距江津市区90公里,距重庆市中区140公里。全镇地势呈南高北低,海拨高度多在800—1700米之间,最高的蜈蚣坝海拨高程1709米,最低处海拨245米,相对高差在1450米左右。是江津市幅员面积最广的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有江津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24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71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4869人,其中农业人口48050人。
全镇大部份地区属深丘和浅丘,土壤质地较差,多为黄壤土和紫色土。该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7℃,署期平均气温23.3℃。年降雨量1522.3毫米。年均日照1200小时,最少1000小时左右,年均辐射能量62—86.5千卡/CM。由于受大气环球与非地带性地域差异规律的影响,春夏光、热、水资源约占全年70-80%左右,形成冬干、春旱、夏伏旱、秋绵雨的特点,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不时发生。主要农业产品为水稻、玉米、洋芋、豆类、茶叶、蚕桑、药材、果(干果、水果)棕片、苎麻等,家禽主要有猪、牛、羊、鸡、鸭等。
林业、水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山林地面积达16万亩,林木蓄积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7.5%,是江津市南部氧吧之一,也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地区。该地区有大小溪流众多,水流较大,年均蓄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单位面积产水量90万立方米,是江津、重庆和全国很少有的几个高值区之一,水能资源理伦蕴藏量为0.6亿千瓦时。
200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18.87%,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9.76%;粮食总产量达31720吨,同比增长8%;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2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8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41万元,同比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76元,达到2730元,增长16%。
长沟崖墓群
长沟崖墓群胩代为东汉,位于江津市柏林镇水浒村。长沟崖墓群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江津县划为8乡38里,境域属保安乡。
清初,江津分为3里,柏林属笋溪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境域属十二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江津县划为16区,柏林属嘉升乡,乡治设于柏林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联保,设立柏林乡。
1950年,江津县划分为10区,柏林乡属第十区。
1958年9月,柏林乡改为柏林公社。
1984年3月,柏林公社复为柏林乡。
1993年12月,柏林乡、沙河乡合并组建柏林镇。
2001年3月,东胜镇并入柏林镇。
2004年5月,四面山、傅家镇并入柏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