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街道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原洪门寺而得名。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洪门街道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在连云港市的西大门,有着这样一片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土地,这里到处都能听到着机器的轰鸣声、劳动的号子声;到处都能见到人们匆忙的脚步,忙碌的身影,这就是海州区洪门街道办事处。
历史上的洪门,是一个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人民朴实勤劳的地方,是文化古城海州的菜园子和果篮子。历史上的洪门一直以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傲,农副产品中以水果为傲,水果中以古安梨为尊。洪门出产的古安梨,个大皮薄,肉厚多汁,从宋代起就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解放后,洪门人民为了表达对党中央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精心挑选了一筐古安梨寄往北京,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还因此指示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回复了一封信给当时的洪门乡人民政府。国家主席与古安梨的故事流传在洪门的土地上经久不衰,成为流传至今的一段佳话。
今天的洪门,已经不再只局限于农田果园。近年来,洪门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五年再造一个新海州”这一工作部署,坚持“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以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成功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
洪门人不满足于只作产品的供应地,积极寻求自身角色的转换。2007年,洪门物流园区项目正式上马。整个园区占地730亩,建成后将成为集零售、批发、加工、冷藏、保鲜、检疫、检测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副产品中心。园区辐射范围可覆盖整个苏北及鲁南地区,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洪门物流园区交通发达,紧靠沿海高速公路、新牛公路。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物流园区在建的有副食品区、粮油区、花卉区、蔬菜区四个功能区。洪门农副产品物流园区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全国双百强市场”,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洪门物流园区的建成,将为目前的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整体搬迁提供去处,预计可实现年交易额50亿元,同时还可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2003年,洪门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至今累计投入4000万元用于园区的“七通一平”建设,为项目进区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洪门工业园区作为连云港市新一轮城市规划调整后保留的省级开发园区,是连云港市西部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位于连云港市新牛公路北侧,204国道西侧,北与新浦区浦南镇工业园区毗邻,西距汾灌高速公路1.5公里,民航机场20公里,东距港口30公里,距市区、火车站5公里,与陇海铁路擦肩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极其便捷。园区内设有电子、机械、加工等行业为主的I、II类工业区,拥有日产10万吨的供水系统及充足可*的电力资源,并拥有以数字、光缆和移动通讯为主的现代通讯网络,园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整体环境安全、整洁、有序。目前,进区工业企业已达41家,总投资超过6亿元。
洪门街道在强劲的“两翼”带动下展翅欲飞,2008年可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近5000万元。在创新超越的主旋律中,洪门人誓要唱出一个最强音符;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洪门人誓要展现出自己最矫健的身姿!
历史沿革:
1958年9月得名洪门大队,1984年4月建洪门乡,2001年8月撤乡建洪门街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