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乡
地名由来:因抗日战争爆发,为适应需要,废乡镇建联保,把以大寨、平尤、阳社为中心的村寨组建“大平阳联保”,后演变为“太平阳联保”或“平阳联保”,简化为平阳,由此而得名。
在榕江县北部。面积151平方公里。人口 8 800,其中侗、苗、水等民族占70.5%。辖10村委会。1932年置久安镇及培岭乡。1943年改设平阳乡。1959年并入乐里公社。1961年析建平阳公社。1984年置平阳乡。1992年划原平由乡部分地入辖。境内森林茂密,大部分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产香菇。有小学2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伍社,在古州西北44公里,南哨河上游,虎形坡北麓。人口650,有汉、苗、侗等民族。海拔690米。伍姓先迁此定居,故名。设农贸集市。有简易公路接平永—朗洞公路。
历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厅后,为西路苗寨。
民国三年(1914年),属朗洞分县。
民国六年(1917年),为西区辖地。
民国二十年(1931年),辖地分属第四区久安镇和第六区岭培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置太平阳联保办公处,属第四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置平阳乡,属朗洞区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辖地龙潭全保划归平靖乡。
1953年,改属第六区。
1958年,分置联合、幸福、爱国、中心、列辰、硐里、塘啥和新民分社,属飞跃公社(乐里)。
1959年,置平阳管理区。
1961年8月,置平阳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3年7月,耐里、塘啥复入平永区平由公社。
1981年,复置平阳乡。
1992年,雨里、塘啥复归平阳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