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遗址

阖闾城遗址

共 135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25

历史沿革

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周敬王六年(前514年),2500多年历史。
阖闾城遗址
200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阖闾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对城壕、水门和城内水道情况进行探测,确认了阖闾城遗址大城的存在。

遗址特点

阖闾城最外为大城,近似长方形,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94平方千米。城外有长方形环壕,环壕转角近似直角,为人工开筑。
阖闾城遗址平面图
阖闾城遗址大城的城垣地表部分已被毁不存,仅在大城西南角位置发现宽约34米城垣的墙基。大城中部以城垣为隔,分为东、西两小城。东、西两小城的北墙已不存,两城间的隔墙和南墙保存相对较好,高1~4米,墙基宽30~32米,均为堆筑而成。东、西城的环壕也基本完整。西小城的北半部有一道东西向的土垣,将西城分为南区和北区。
阖闾城遗址护城河
阖闾城遗址南区发现有四处坐西朝东的春秋时期大型高台建筑群遗迹,其中一座长约70米,宽约35米,为特大型建筑遗迹。北区发现有一处西北—东南向的大型建筑及水井等遗迹。东、西两城间和西城的南、北两区间各发现陆门一座,东、西城陆门处发现有长约10米的道路。西城的南面发现水门两座,其中一座水门两侧有成排木桩。通过对城内遗迹的位置确认,推测阖闾城的水系为引闾江入阖闾城大城,以闾江水形成城外环壕及城内水系,水流出阖闾大城后汇入太湖。
阖闾城遗址城墙
阖闾城遗址内的文化层包括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马桥文化、春秋早中期的吴越文化三个时期。城垣和城内高台建筑遗迹均叠压或打破春秋早中期的文化层,东城的南城墙被汉代墓葬打破,因此确定阖闾城的筑成年代大致为春秋晚期。

文物遗存

阖闾城遗址出土铜茅
阖闾城遗址城内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几何印纹硬陶,印纹硬陶饰有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纹饰,以及春秋时期的青铜剑、青铜矛、原始青瓷器等。

所获荣誉

2009年初,阖闾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历史文化

阖闾城名由来
《吴地记》有载云: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当阖闾还,故因号之。

研究价值

阖闾城遗址作为长江下游春秋晚期的代表性古城遗址,见证了吴国在春秋时期所成就的霸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吴国历史和中国都城发展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保护措施

1956年10月18日,阖闾城遗址被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阖闾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阖闾城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2年12月,阖闾城遗址入选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阖闾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城里村和无锡市滨湖区湖山村之间。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阖闾城遗址,路程约46.9千米,用时约51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