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朋友的年薪
最近几位朋友一起吃饭,聊到尽兴时,谈起了一个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薪资,就简单写篇随笔记录一下。
工作以来,我感觉自己变得有些佛系了,很少去打探同龄人的薪水状况。每年的秋招季,不少同事都会抑制不住心情的好奇心,在各类互联网社区去查看应届生的薪资情况,以推测自己的薪资所处的位置。
要是薪资比应届生还低,一些觉得薪资没有达到预期的同学,可能就会动了好好学习,年后跳槽的心思,而且这部分比例还不会太小。
因此,每年如果应届生的薪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为了稳住人心,也会相应的提升今年的普调(一般指员工薪资每年的正常增长)幅度。
征求了当事人的同意之后,这里简单的分享一下他们的薪资水准,也许对大家来说,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朋友 A,大学同学,四年工作经验,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最开始是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待了两年,之后创业公司被收购之后,跳槽到了一家杭州的大厂。他从事的是后端开发方向,目前的年薪总包是 55 万左右。
朋友 B,是实验室的学习,比我小几岁,去年刚参加校招,拿到的 offer 水平很不错,从事的机器学习算法相关的工作,总包 45 万。小伙子很有想法,做事认真靠谱,也风趣幽默,所以能够和我们这些大几岁的人聊得很来。
朋友 C,这是位大佬,深耕互联网多年了,工作时间在九年左右,吃过红利,也碰过壁,带着一个七八人的小团队,目前年薪总包在 130 万左右,其中股票占了不少比例。
还有几位朋友的薪资,朋友比较谨慎,这里就不公开说了。还记得之前实习的时候,一位 leader 和我们说,以后好好精进专业技能,基本上赚的钱,除了买房之外,是花不完的。那时候,我记得那位 leader 正在积极的申请北京人才引进户口的名额,当时应该是满足了这个条件: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总部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 3 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企业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 8 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 6 倍)。」
简单换算一下,大概是月薪需要达到7万左右的水平,当时是 2017 年,这位 leader 那时候已经工作了 11 年左右了,在北京买了两套房,有一套是北京房价还不高的时候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