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泽王庙

昭泽王庙

共 1411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昭泽王庙创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年)。
五代晋天福间(936~943年),邑人立庙祀之。
明嘉靖十年(1531年),修理正殿。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重修正殿。
清乾隆、民国年间屡有修葺。
1950年,由古韩镇粮站占用,后归属县粮食局,现由县文物局管理。

建筑格局

昭泽王庙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中轴线现存正殿、献殿,两侧建筑无存。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献殿为明代建筑。
昭泽王庙

主要建筑

正殿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陶制灰色正脊。砖石台基,台明青石压檐。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各梁栿上置蜀柱承托平槫结点,蜀柱间以劄牵相连,平梁上立侏儒柱,丁华抹颏栱承脊槫,两端施大叉手,各梁架蜀柱间置襻间枋联结,梁架上部明代维修时曾有改动。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昂计心造,昂嘴呈琴面式,明间为昂形耍头(次间为蚂蚱形),无补间斗栱,疏朗简洁。前檐门窗已不存。周檐施柱16根,内柱8根设于前后槽,均为圆形柱。檐柱柱身粗壮,柱头设阑额、普拍枋,呈“T”形结构,阑额较薄,柱头卷刹明显,为元代遗构。明代时将两山及后墙砌至檐口,前檐做粮库时封堵,只在当心间留小门。大殿内外地面均为条砖铺墁,保存一般。
正殿

献殿

献殿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建。面阔五间,进深三椽,卷棚顶,筒板瓦屋面。后檐连接大殿,通檐用两柱,无斗栱。梁架简约,明代地方风格显著。保存一般。

文物遗存

昭泽王庙内存明万历三十五年(1605年)《重建昭泽龙王实录金妆彩画正殿记》。

文物价值

昭泽王庙大殿是一座珍贵的早期建筑遗存,其碑记石刻记录了在传统建筑平面规制中香亭、戏台变迁过程的重要环节,保存了传统建筑布局规划、平面设计的科学技术资料。
历史价值
昭泽王备受上党民众崇信,是上党地区独有的,敕封建祠最早的地方神衹之一,千百年来形成独特的民俗民祀方式,积淀了深厚的民间文化。其祠庙遍布上党各地,至今仍香火不断,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襄垣城内的昭泽王庙是其主庙,在其诸多祠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众多昭泽王庙和昭泽王崇信的典型代表。
艺术价值
昭泽王庙大殿前檐棋眼壁以孔雀蓝色琉璃烧制,饰品作为装饰,在长治地区是少见的做法。做粮库时以泥涂抹得以保存,已显露的几块可以看到花草和人物浮雕,是民间绘画、雕刻的艺术珍品,是该地区琉璃饰品类型、题材造型艺术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1年3月,昭泽王庙被襄垣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2月,昭泽王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昭泽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西、北各至粮食局办公用房外墙,南至大门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南、北各向外延伸100米。

旅游信息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