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城址
临涣城址
共 125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25
历史沿革
临涣城建筑
临涣镇古称“铚”,多见于古文献记载。铚邑在春秋时期属于宋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时置铚县,隶属于泗水郡,为区域性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据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碑刻记载:“临涣,宿之名地也,汉置县为铚城,李唐改为临涣。”
1968年时,为了“退城还田”,当地政府号召大家把城墙推平,改为农田。因此,不少地方城墙都被破坏。
20世纪80年代,临涣城址一些地段的古城墙的土又先后被挖走烧窑以及填平洼地。
1995年8月,濉溪县文管所与临涣镇文物管理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清除临涣镇城墙上无主坟墓的通告”。
201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濉溪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对临涣城址城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勘探,并在城垣豁口处刮铲横截剖面,特别是对城墙东北角一处断面进行了解剖性发掘。
遗址特点
临涣城址碑刻
临涣城址城墙略呈方形,南临浍河(古称涣水),其东、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墙仅部分残存。城墙总长约5802米,高5至7米不等,墙体系夯筑而成。城墙有豁口12处,凸出城墙外侧的台墩形遗迹8处,城墙四个拐角有角楼基础,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余三面均存在护城河,总长达4.2千米,宽5—10米,部分河道淤塞。
临涣城址呈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约1400米,周长5606米,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
文物遗存
临涣城址文物
临涣城址上出土了许多汉代布纹、云纹瓦片、瓦当等文物。在该城的第二次构筑夯土层中和地表上发现有不少泥质红,灰陶片和瓦片,其中可辨认的器形有四耳平底罐以及碗,盆等,有的在罐口沿上饰有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瓦颈有长有短,卷沿有深有浅,瓦面绳纹分为深浅两种,瓦里为方格纹和布纹,另有少量的绳纹鬲足和侧面三角形鼎足以及云纹瓦当等。根据上述出土遗物判断,多为西周至春秋战国和汉代的遗存。
研究价值
临涣城址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先秦两汉时期重要城址,为中国保存状况较好的秦汉城址之一。
保护措施
临涣城街道
1986年,临涣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
2006年5月25日,临涣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3月,淮北市获得国家文化旅游中央预算内资金360万元,该资金主要用于临涣城址的保护与开发。
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
临涣城址
前11世纪,周武王封天下为九畿,临涣城为宿男国国都。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从大泽乡出发,攻克的第一座城池便是临涣城。临涣城城内外存挂牌保护的文物古迹20多处,有“两庵四寺九阁十八庙、两堂对两馆十二景地配四泉”之称。
旅游信息
地址:临涣城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西南,南临浍河(古名涣水);在安徽濉溪县西南35千米的临涣镇周围,,北、东、西三面是平原,东与濉阜铁路相距1千米,S202公路从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