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遗址
共 172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55
历史沿革
西周时,于此建骊官。
秦代,建骊山汤。
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
北周武帝时,造皇堂池。
隋文帝时于此植松柏。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建宫阙楼阁,造御汤,赐名“汤泉宫”。咸亨二年(671年),汤泉宫改称温泉宫。天宝六年(747年),改称华清宫,环山列宫室,宫周筑罗城。天宝年间,爆发,华清宫遭到严重破坏。
宋至清年间,华清宫逐渐没落,仅为温泉汤池。
清朝时期,华清宫修建环园。
民国时期,华清宫成为蒋介石的行宫。
20世纪50年代,华清宫新建九龙汤、飞霜殿、石舟舫、龙吟榭、飞霞阁等建筑。
1982年4月,在华清池温泉总源北发现唐华清官汤池遗址,此后至1986年陕西省文管会组织华清宫考古队清理汤池遗址约4000平方米。
遗址特点
华清宫遗址面积约1平方千米。宫城四面各设一门,宫内分东、中、西区,在东区,已发掘汤池遗址4200平方米,揭露出御汤、贵妃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5个石砌浴池,以及殿堂、回廊、井、石墙、上下水道等。御汤呈二层台式,上层莲花形,下层八边形,长10.6米,宽6米。贵妃汤规模较小,呈二层台海棠花形,结构精巧,做工考究。各汤池的上下水道分为陶、木、砖等质地,共发现460余米,引、排水系统科学合理。在骊山上,发掘出华清宫的道教建筑遗址朝元阁,老君殿等。
主要遗址
罗城
唐华清官北为会昌县城(今临潼县城),是离官居民区、手工业区及来华清官的百官府第所在地,南为骊山禁苑。罗城共有四门,东开阳门、南昭阳门、西望京门、北津阳门。罗城外有缭墙。宫内以隔墙分为三区,东区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临幸的寝殿及沐浴场所;中区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有前、后殿及置《温泉铭》的御书亭;西区有果老药堂、功德院、宫女沐浴的长汤16所及北魏元苌撰书的《温泉颂碑》。
御汤遗址
御汤遗址出土汤池遗迹七处,其中四处可分别定为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为唐玄宗李隆基沐浴之所)、芙蓉汤(又名“海棠汤”,平面形状酷似海棠,北檐墙基石上刻有“杨”字,应为杨贵妃沐浴之所)、太子汤和尚食汤。各汤池供排水系统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并充分利用了建筑物以外的空间地带。出土砖砌水道三条、石砌水道一条、陶质管道七条;清理出用条砖围砌、垒砌的井四口。出土遗物有“开元通宝”钱、莲花纹瓦当、筒瓦、板瓦、莲花纹和素面方砖,各种绳纹的条砖(有的印有官匠姓名及人手印)、绳纹陶水管(子母口)等。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诗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其一》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三》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唐天宝三年(744年),唐玄宗诏令扩建华清宫,并修建海棠汤,专供杨贵妃沐浴。从此,盛唐华清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止同室、行同辇、寝专房、宴专席、浴专汤,盟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于华清宫度过了长达10年的爱情。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兵临城下,杨贵妃背以“红颜祸水”的历史罪名,被赐死于马嵬坡,一段旷世绝恋彻底结束。正如白居易传世名作所描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文物价值
华清宫遗址的选址、建筑布局遵循了传统理念,并充分利用山形水系的天然因素,最终形成“六阶”错落有致地建筑布局,是唐代城市规划较高水准的代表之一。
文物保护
1956年,华清宫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华清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华清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38号。华清宫遗址位于临潼县城南,范围大致为:东起东花园东侧的寺沟(即石瓮谷),西至今铁道部临潼疗养院西的牡丹沟,南及骊山第一峰(即烽火台),北至今县城南什字以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