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村
2022年11月,东沟村被确定为第二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东沟村为2020年度河南省卫生村。
2016年12月,东沟村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2016年12月,东沟村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2016年10月,农业部将东沟村推介为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村情简介
东沟村地处大峪镇北部山区,清洛河岸边,全村共10个居民组,250户,924口人,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4亩,退耕还林地1300亩。
村级组织健全。共有党员25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4人,支委3人,村委4人,监委3人,两委交叉任职3人。
基础设施完善。投资15万元,建设了各室齐全、功能完善的村级活动场所;投资650万元,拆除破旧房屋320间,建设新式民居42座;硬化街巷2000余平方,垒砌档墙300余米,护坡450立方;建成密闭式垃圾池6座,建立健全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美化墙体20000余平方米,栽植树木21300株,建成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游园广场1处,居民生活环境极大改善;投资360万元,村级硬化道路12000米,实现硬化道路组组通;铺设下水管道400余米,架设自来水管3500余米,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架设移动基站一座,通讯全覆盖;建设新能源沼气池120座,入户率达50%。
主导产业突出。抢抓退耕还林机遇,改变传统耕作,发展经济作物,缩小粮经比例,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蔬菜制种、薄皮核桃等绿色产业为主,实施“田中栽果树,林间套蔬菜”的立体农业种植模式,与市绿茵公司合作,大力发展订单产业,调出特色,调高效益。先后退耕还林1480亩,栽植薄皮核桃1000余亩,其中600亩进入盛果期,亩产200斤左右,亩均收入2000元以上;林间套种白菜、甘蓝制种750亩,玉米制种300亩,小辣椒200亩,亩均收入3500元。粮经比例达到2:8,2011年东沟村人均纯收入达4528元。
东沟村曾多次荣获济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源市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济源市科技示范村、济源市农机推广先进村、大峪镇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机构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济源改为区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保甲制,区公所改成区署,区下设联保,东沟村属济源县五区署,区署驻苇园 。栗园联保处设在砚瓦河村,辖东沟、栗园、薛寨、砚瓦河等5个村。
1945年8月,济源解放,全县划分为7个区。东沟村归五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济源县设6个行政区,东沟村归六区管辖。
1954年1月,县政府为了加强对农村及农业生产队的管理,区下设乡。东沟村属大峪区双岺乡。
1955年9月,区改为中心乡。东沟村属双岺乡,归大峪中心乡管辖。
1956年11月,撤销中心乡建制,东沟村归大峪乡管辖。1957年东沟村改为东沟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19个生产队。
1958年初,重新调整区乡建制,全县计1区、1镇、13乡。东沟村归大峪乡管辖。1958年8月,撤销区、乡、镇建制,实行乡、社合一,全县共建立13个人民公社。东沟村属大峪人民公社管辖,改为东沟生产大队,下设19个生产小队。
“文革”期间,1967年公社政权建制改为革命委员会,村亦相应建立革命委员会,东沟革委会归大峪人民公社管辖。1969年3月,大队党支部恢复工作,村行政组织改为东沟大队管理委员会,归大峪公社管辖。1981年11月,东沟管理委员会改为东沟大队。
1983年12月,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人民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建立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东沟村归大峪乡管辖,村级政权组织改为东沟村民委员会,
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东沟村级建制与归属不变。
2000年6月,大峪乡撤乡建镇,东沟村归大峪镇管辖至今。
东沟窑遗址
东沟窑址位于汝州市大峪镇东沟村东。南距县城30公里。这里依山近水,地势北高南低,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1986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瓷窑在东部,排列有序。由于常年烧制,
东沟村附近有东沟窑遗址、济源黄河三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银河峡、双房村乡村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开封夜市、灯彩(汴京灯笼张)、撂石锁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