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底谭氏民居

湾底谭氏民居

共 1667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湾底谭氏民居俯视照
据《谭氏族谱》记载,湾底院子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前后三代建成,现存均为清代中期建筑。
2022年3月9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石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改扩建湾底谭氏民居外围连接公路5千米,新建游客管理服务中心4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500平方米、垃圾收集中转站1座50平方米、旅游厕所1座100平方米、简易巡护步道2千米。湾底谭氏民居周边环境整治20000平方米,环境绿化3000平方米。

建筑格局

湾底谭氏民居封火墙
湾底谭氏民居占地约4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院落座西北向东南,座落于三面环山、前临小溪的“凹”形缓坡上。建筑整体平面呈矩形,面阔73米,进深36米,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纵向两进四合院,横向三重院落,共有6个天井。由于地势前低后高,第二进院落高于第一进院落。房屋为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一楼一底。院落原有箭楼、石碉楼等级附属建筑,现已不存。
湾底谭氏民居院落正中大门门框及门楣,过厅石门及门楣,正厅明间石质廊檐柱,正厅廊道,正厅梁柱,院落马头墙(封火墙)等处均保留有清代石刻楹联、彩绘及各时期年画、画报等。此外,院落中还保留有清代防洪石渠与饮水石槽,保存状况较好。
湾底谭氏民居

建筑特点

湾底谭氏民居选址依山就势、山环水抱,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院落整体布局采用前后主院加左右跨院的模式,前后两院分台布置,形成高差。建筑装饰手法多样,石雕采用青黄两石相间俏色,瑞兽山水题材多样,深浅浮雕繁复美观,此外木雕、灰塑、彩画同样精工细作。院落在单调的屋脊上设置四道横竖相间的马头墙,让整个院落的天际线高低起伏。

文物遗存

清代石刻楹联、彩绘
湾底谭氏民居
湾底谭氏民第一重朝门有一正门两小门,正门框刻对联“敦化川流物华天宝日,松生岳降人杰地灵时”,门楣正间刻“耕读傅家”,两侧刻人物图;左侧小门刻“睹云山而苍翠载兴载夺宛若蓬菜佳境,盼庭柯以恰颜爱笑爱语居”,门楣刻“出则第”及人物图,右侧小门对联为篆刻“薄空星光照楼室悠如久如长养......”,门楣刻“入则孝”及人物图。进入第一重天井四合院,左右各有一座天井院落。第二重朝门为石门框并刻有对联“承七龄家风永垂燕翼,绍三槐卉泽丕振鸿基”,门楣上刻有八仙图,上侧墙墨书“山河聚秀”。进入二重天并内,后厅石柱上刻“创业维艰而小子顺泛艰处着想,守成不易愿后人莫以易时为心”,其石栏板刻山水人物图,落款“卧观山游泾刊于戊子书”,柱础刻有兔子、乌龟、螃蟹、菊花、牡丹等花草动物纹;窗为彩绘雕花窗和斜格窗,其中雕花窗有牡丹、鹿等花草动物纹;栏杆饰直楞、万字格、葫芦等;封火墙彩绘有花草动物纹。

文物价值

湾底谭氏民居
湾底谭氏民居规模大,格局完整,建筑风貌保存较好,是川渝地区较少见的庄园建筑。该民居在《谭氏族谱》上有明确记载,家族发展沿革清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具有突出建筑特点,建筑与环境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展现了川渝地区古代民间建筑的景观与空间营造技艺。该民居在营造技术方面具有地方传统技术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色,并反映出了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和技艺水平。

保护措施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湾底谭氏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2019年,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湾底谭氏民居保护范围为东、南、西、北四侧均至距民居基础外墙外围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南、西、北四侧均至保护范围边界外扩30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湾底谭氏民居,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富民村庙湾组。

交通信息

自驾: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湾底谭氏民居,路程约79.4千米,用时约1小时47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