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嵬城址
共 197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4
历史沿革
吴广城《西夏书事》卷十载:天圣(北宋)二年(1024年)春二月,德明做省嵬城于定州(西夏定银川以北为定州)。
宋嘉定二年(1209年),蒙古大军在进攻右厢朝顺军驻扎地克夷门的同时,进攻焚毁了省嵬城。
宋宝庆三年(1227年)六月,西夏发生大地震,“官室多坏,王城夜哭”。这次地震对省嵬城造成了严重破坏。
元代以后,省嵬城址沦为废城,无人居住。
明代宁夏成了防守退居漠北瓦剌、鞑靼的边关前哨,省嵬城曾经作为明朝驻军的指挥机关存在一段时间。明洪武三年(131年)、明洪武五年(133年),明王朝为防鞑靼的侵扰将宁夏中北部的全部居民迁往关中,省嵬城等地成为空城。洪武九年(137年),朝廷“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徙五方之人实之”。留存在这里的西夏党项居民底消失或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流传下来的只有省嵬城这一西夏地名。明清时期,在石嘴山市境内沿贺兰山一带,省嵬城和红果子旧北长城连成一线构筑起了烽燧、营盘等防御工事,驻有二十多个营盘守着宁夏北部边关。
明代,省嵬城经历了多次地震,《明史,五行志》载:“(信宗天启七年)宁夏各卫营屯堡,自正月己巳至二月己亥,凡百余震,大如雷,小如鼓如风,城垣、房屋、边墙、墩台悉圮。”这次将近一个月的地震对省嵬城造成大的破坏。
清代时称省嵬城为省嵬营。据《清实录》记载,清雍正六年十一月壬戌(1728年12月16日),雍正皇帝接工部侍郎通智、单畴书折奏“请沿贺兰山一带直抵石嘴子为界,于省嵬营左近立一县”,即省嵬城和后来设立的宝丰县。同时,在省嵬城以西设立两处屯堡,沿用省嵬城之名,即上省嵬堡和下省嵬堡。清代晚期,洋行在此设立庄点,以此为据点,攫取甘宁青蒙等省毛皮资源。民国十五年(1926年),因西北毛皮资源枯竭而撤庄。
清乾隆《宁夏府志》卷二十二载:“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时,宁夏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北新渠、宝丰二县地多裂......三县地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据考证这次地震达到八级,造成红果子长城两处“错位”,省嵬城属于震区中心,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下省嵬堡逐步演变为今庙台。
省嵬城址
1965~196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考古工作者两次对省嵬城址进行调查和部分试掘。
遗址特点
省嵬城址有大量西夏时期房屋建筑遗存,且有大量宋夏时期的钱币出土,省嵬城址应当是定州州治所或右厢朝顺军的给养地。
文物遗存
研究价值
省嵬城址是宁夏考古已发现唯一一座保存较好的西夏古城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军事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省嵬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省嵬城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省嵬城址,路程约21.7千米,用时约30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