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2 23:31

地名由来:康熙初年,广湖江西等地的人民江津地区,各自插占一些土地进行开垦,距今已300余年。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商品交换日益频繁,至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形成蔡家场。因场地在山岗上,而当地居民多为蔡姓,故场以“蔡家岗”命名。

蔡家镇地处江津南部,距江津城区50公里,是通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中心驿站。全镇幅员面积230平方公里,辖18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城镇居民1.2万人)

镇委、镇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200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500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3.74%、13%和15%,获2004年度全市山区经济社会综合考核先进镇。

二、建设成就

1、2005年引进全国最大辣椒加工企业之一的“饭遭殃”集团,进驻蔡家镇。在2004年辣椒种植面积达5000亩基础上,2005年全镇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000亩。主要发展品种有二金条、子弹头、朝天椒。鲜椒最低保护价1.4元/公斤收购。

2、截止2004年蔡家镇已发展苎麻6000亩,麻农与锦丰麻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苎麻收购合同,最低保护价8元/公斤。

3、大力发展以枳壳、黄桅枝为主的中药材,2005已与江津市最大的私营企业祥和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展枳壳2000亩,由祥和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苗木、技术。并以最低保护价1元/公斤收购,农民负责种植管理。

4、以赤天化为依纸厂为依托,引进江津富盛竹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发展,现已种植撑绿竹(优质丛生竹类良种杂交3号)8000亩。

5、2005年我镇针对我镇四大产业分别成立了专门机构:苎麻产业服务所3人、辣椒产业服务所3人、中药材产业服务所2人、撑绿竹产业服务所2人,专门负责对我镇涉及产业群众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

6、2004年开通蔡家农业110热线,接受农民咨询达3457人次。

7、利用广播、黑板报、逢场天现场咨询等形式,将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达到3万人次。

8、在本辖区开展农业技术示范专业大户21个。

9、利用现场培训等方式,培训农民34期2000人次。

历史沿革:

康熙初年,广湖江西等地人民迁往成都地区,各自插占一些土地进行开垦,距今已300余年。

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商品交换日益频繁,至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形成蔡家场。

清初,江津县属地编户为笋溪、杜市、思善三里,蔡家属笋溪里。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每里分编四单,全县共编十二单,后改称十二都,蔡家属十二都。

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乡镇自治会,县之下划为16个区并分设镇乡,蔡家属嘉平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县分区设署,全县划为5个区,原嘉乐、嘉升、嘉平三乡划归第二区,区署设在蔡家岗。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联保,将蔡家、龙门漳、大垭、太平四个联保合并,乡公所设蔡家岗。

1950年,江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全县改为10个区,原第二区划为第九、十两个区,蔡家乡属第九区,乡公所在蔡家岗。

1958年蔡家乡改为人民公社。

1994年蔡家乡改为蔡家镇。

2001年5月,先后将凤仪乡、紫云乡、清溪沟乡并入蔡家镇。

2004年3月,原龙吟镇福德村、鸳鸯村并入蔡家镇。

2005年9月,行政区划再调整,撤销12个村;新组建4个村;保留1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调整扩大5个村。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