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0-01-01 00:00

长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和各种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科学应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0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37.03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20.68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8.02亿元,增长11.5%。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9.8、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3.1%、35.6%。全年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4.7%、15.0%、16.0%和15.5%。三次产业结构为4.4:53.6:42.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4%。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728.3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0.0%。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376.59亿元,增长3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4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3.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2%,同比减少6.3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4.28亿元,增长31.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3.33亿元,增长28.4%。

  长沙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8.6%,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2.5%、31.4%、29.5%和2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84元。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投入资金61.84亿元,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5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促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效果显著。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涨幅增加3.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涨幅增加5.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涨幅增加3.5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涨幅增加6.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0.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4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6.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9%。物业管理价格与上年持平。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达12.3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 %。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8.8%;林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6.1%;牧业增加值66.4亿元,减少1.6%;渔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5.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5.1万公顷,增长1.4%,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7.1%;蔬菜种植面积13.9万公顷,增长4.5%;油料种植面积4.7万公顷,增长3.3%;出栏肉猪824.7万头,减少2.5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7014家。41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11.7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13个,比上年增长77.1%;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67万户。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8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农业机械总值24.07亿元,增长5.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0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5.9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74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0.35亿元,增长24.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增速高于轻工业20.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7.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2%。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6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3.1个百分点。

全市“两区九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4.9%,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7%。

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88种主要产品产量中,产量增长的有132种,占产品数量的比重为70.2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48.1,比上年提高32.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利润总额达377.02亿元,增长36.4%;利税总额886.97亿元,增长29.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19亿元,下降24.5%,企业扭亏成效显著。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实现利税总额105.02亿元;房屋竣工面积4251.66万平方米,增长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09.83亿元,增长30.1%;农村投资282.74亿元,增长56.3%。全市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859个,本年完成投资1101.6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4.5%。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14.89亿元,增长26.5%,其中工业投资779.24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05.19亿元,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0.96亿元,增长45.1%。投资更加向民生和基础设施倾斜,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8.45亿元,增长15.6%,民生工程投资133.61亿元,同比增长21.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84.15亿元,增长37.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80.21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19.5%。全市商品房销售额742.33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01.91亿元,增长46.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4.2%,分类别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化妆品类增长23.6%;金银珠宝类增长16.0%;体育、娱乐类增长4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9%;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2%;汽车类增长41.1%,汽车类零售额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281.28亿吨公里,增长16.1%;旅客周转量增长11.3%;货物周转量增长17.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37.72亿元,增长16.3%。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79.28亿元,增长8.0%。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8.42万户,减少5.7%。移动电话用户762.53万户,增长18.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8.45万户。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60.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出口总额35.51亿美元,增长45.2%;进口总额25.38亿美元,增长51.8%。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5.1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6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2.8%和10.3%;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8.5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25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3.5%和12.8%。

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7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384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325.27亿元,增长13.4%。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784.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国内旅游收入422.30亿元,增长30.0%;接待入境旅游者70.2万人次,增长2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9亿美元,增长16.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457.99亿元,增长18.5%。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39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269.14亿元,增长22.4%;货币回笼128.73亿元。存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6427.95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1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72.08亿元,比年初增加290.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5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52.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71.86亿元,比年初增加179.05亿元,中长期贷款4846.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83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1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4.77亿元,增长57.19%;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4.77亿元,增长21.9%。赔付支出21.06亿元,增长1.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8所,普通高中76所,初中学校208所,普通小学1024所。在学研究生4.63万人,增长7.2%;普通高校在校学生50.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15万人,下降2.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9.60万人,增长8.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1.35万人,增长2.5%;幼儿园在园幼儿17.16万人,增长6.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6.5%。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3.76亿元,免除了包括7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05.4万人次学生享受了“一费制”全免入学,免除了111.3万人次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和7.7万人次执行民办教育收费标准学校学生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100%,补助了3.9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8项。专利申请9071件,比上年增长46.7%,授权专利6209件,增长65.3%;签订技术合同2538项,成交金额23.5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93.83亿元,增长40.1%,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达117.53万户。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6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5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4.88万人,增加0.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83万人,增加0.11万人;注册护士2.05万人,增加0.2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4.26万张,增加0.10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00万张,增加0.41万张。

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40项次,全市全民健身远动参加人数达351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年发展数为 2125人,年末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0多人,健身辅导站766个,公共体育场地470个。

  十一、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8天,比上年增加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6%,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

初步核算,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3.76%,降幅居全省第一。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的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吨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4.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0人,比上年下降16.7%;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人数0.06人,比上年下降33.3%;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95人,下降64.0%;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31人,下降19.6%;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39人,比上年下降15.5%;万车死亡人数2.46人,比上年下降35.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4元,比上年增加2576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069元,增长11.7%;人均经营性收入3479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096元,增加1076元,增长7.2%,服务性消费支出4754元,增长2.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1.4%;衣着消费增长1.2%;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减少7.7%;医疗保健消费减少8.4%;交通和通讯消费增长8.0%;居住消费增长8.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12.7%;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37.2%。城市居民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3.59辆,家用电脑79.0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9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0元,比上年增加1653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6元,增长18.8%,其中工资性收入5354元,增长19.5%。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33元,增长10.4%,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居住消费支出及衣着消费支出,分别增长25.1%和1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下降0.7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4.31辆,家用电脑23.41台,移动电话机182.9台,分别增加3.86辆、0.26台和10.39台。

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28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0.96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967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8个。接受社会捐赠7588万元。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2亿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8.7万人(城镇加农村)。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100%,做到了应保尽保。

年末参加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37.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9%,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61.26万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97.31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7.10万人,增长4.3%。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 69.28万人,增长10.3 %,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70.52万人,增长10.3%;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 88.45万人,增长 6.0%;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125.46万人,增长6.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74万人,参合率 96.0%。

注:
1
、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年份,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有关规定,暂不公布人口及相关数据。

2010

时光轴

RAG1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长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和各种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科学应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0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37.03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20.68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8.02亿元,增长11.5%。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9.8、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3.1%、35.6%。全年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4.7%、15.0%、16.0%和15.5%。三次产业结构为4.4:53.6:42.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4%。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728.3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0.0%。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376.59亿元,增长3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4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3.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2%,同比减少6.3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4.28亿元,增长31.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3.33亿元,增长28.4%。   长沙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8.6%,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2.5%、31.4%、29.5%和2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84元。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投入资金61.84亿元,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5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促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效果显著。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涨幅增加3.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涨幅增加5.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涨幅增加3.5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涨幅增加6.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0.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4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6.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9%。物业管理价格与上年持平。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达12.3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 %。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8.8%;林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6.1%;牧业增加值66.4亿元,减少1.6%;渔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5.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5.1万公顷,增长1.4%,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7.1%;蔬菜种植面积13.9万公顷,增长4.5%;油料种植面积4.7万公顷,增长3.3%;出栏肉猪824.7万头,减少2.5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7014家。41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11.7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13个,比上年增长77.1%;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67万户。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8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农业机械总值24.07亿元,增长5.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0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5.9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74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0.35亿元,增长24.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增速高于轻工业20.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7.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2%。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6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3.1个百分点。 全市“两区九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4.9%,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7%。 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88种主要产品产量中,产量增长的有132种,占产品数量的比重为70.2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48.1,比上年提高32.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利润总额达377.02亿元,增长36.4%;利税总额886.97亿元,增长29.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19亿元,下降24.5%,企业扭亏成效显著。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实现利税总额105.02亿元;房屋竣工面积4251.66万平方米,增长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09.83亿元,增长30.1%;农村投资282.74亿元,增长56.3%。全市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859个,本年完成投资1101.6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4.5%。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14.89亿元,增长26.5%,其中工业投资779.24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05.19亿元,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0.96亿元,增长45.1%。投资更加向民生和基础设施倾斜,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8.45亿元,增长15.6%,民生工程投资133.61亿元,同比增长21.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84.15亿元,增长37.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80.21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19.5%。全市商品房销售额742.33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01.91亿元,增长46.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4.2%,分类别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化妆品类增长23.6%;金银珠宝类增长16.0%;体育、娱乐类增长4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9%;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2%;汽车类增长41.1%,汽车类零售额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281.28亿吨公里,增长16.1%;旅客周转量增长11.3%;货物周转量增长17.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37.72亿元,增长16.3%。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79.28亿元,增长8.0%。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8.42万户,减少5.7%。移动电话用户762.53万户,增长18.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8.45万户。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60.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出口总额35.51亿美元,增长45.2%;进口总额25.38亿美元,增长51.8%。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5.1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6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2.8%和10.3%;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8.5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25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3.5%和12.8%。 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7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384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325.27亿元,增长13.4%。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784.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国内旅游收入422.30亿元,增长30.0%;接待入境旅游者70.2万人次,增长2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9亿美元,增长16.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457.99亿元,增长18.5%。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39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269.14亿元,增长22.4%;货币回笼128.73亿元。存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6427.95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1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72.08亿元,比年初增加290.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5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52.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71.86亿元,比年初增加179.05亿元,中长期贷款4846.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83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1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4.77亿元,增长57.19%;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4.77亿元,增长21.9%。赔付支出21.06亿元,增长1.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8所,普通高中76所,初中学校208所,普通小学1024所。在学研究生4.63万人,增长7.2%;普通高校在校学生50.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15万人,下降2.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9.60万人,增长8.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1.35万人,增长2.5%;幼儿园在园幼儿17.16万人,增长6.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6.5%。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3.76亿元,免除了包括7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05.4万人次学生享受了“一费制”全免入学,免除了111.3万人次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和7.7万人次执行民办教育收费标准学校学生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100%,补助了3.9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8项。专利申请9071件,比上年增长46.7%,授权专利6209件,增长65.3%;签订技术合同2538项,成交金额23.5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93.83亿元,增长40.1%,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达117.53万户。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6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5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4.88万人,增加0.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83万人,增加0.11万人;注册护士2.05万人,增加0.2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4.26万张,增加0.10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00万张,增加0.41万张。 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40项次,全市全民健身远动参加人数达351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年发展数为 2125人,年末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0多人,健身辅导站766个,公共体育场地470个。   十一、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8天,比上年增加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6%,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 初步核算,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3.76%,降幅居全省第一。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的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吨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4.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0人,比上年下降16.7%;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人数0.06人,比上年下降33.3%;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95人,下降64.0%;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31人,下降19.6%;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39人,比上年下降15.5%;万车死亡人数2.46人,比上年下降35.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4元,比上年增加2576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069元,增长11.7%;人均经营性收入3479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096元,增加1076元,增长7.2%,服务性消费支出4754元,增长2.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1.4%;衣着消费增长1.2%;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减少7.7%;医疗保健消费减少8.4%;交通和通讯消费增长8.0%;居住消费增长8.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12.7%;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37.2%。城市居民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3.59辆,家用电脑79.0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9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0元,比上年增加1653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6元,增长18.8%,其中工资性收入5354元,增长19.5%。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33元,增长10.4%,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居住消费支出及衣着消费支出,分别增长25.1%和1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下降0.7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4.31辆,家用电脑23.41台,移动电话机182.9台,分别增加3.86辆、0.26台和10.39台。 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28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0.96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967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8个。接受社会捐赠7588万元。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2亿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8.7万人(城镇加农村)。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100%,做到了应保尽保。 年末参加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37.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9%,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61.26万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97.31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7.10万人,增长4.3%。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 69.28万人,增长10.3 %,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70.52万人,增长10.3%;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 88.45万人,增长 6.0%;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125.46万人,增长6.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74万人,参合率 96.0%。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年份,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有关规定,暂不公布人口及相关数据。 RAG-ES2024-09-10
浏览 5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