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

共 1624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殉难的烈士建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26日,在落成的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为烈士们举行隆重的国葬,纪念园成为北京最具代表的辛亥革命纪念之处。
1981年、200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和九十周年,北京市政府先后拨款整修。

建筑格局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由3部分组成,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从大门石牌坊到显龙山的山顶,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纪念园中的建筑依山势排列在这条中轴线上。包括花岗岩纪念坊、石碑、八棱形汉白玉石幢、大型摩崖石刻、纪念塔等组成。

主要建筑

大门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大门是一座米色花岗石牌坊,完全是民国时代的建筑风格,高约两2米,门额上刻隶书“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左右两侧的门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背面横额刻着“努力革命”,左右门柱上刻的对联是“尺山尺水永留血迹,一花一木想见英风”,落款均为“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 冯玉祥”。
碑亭
纪念碑
石牌坊后原是一正方形碑亭,亭已圮废,尚余一座建在石台上的汉白玉石碑,其通高2.85米,正面镌“辛亥滦州革命诸先烈纪念碑 冯玉祥”,碑额是富时代特色的青天白日党徽,四周环以山、云纹的图案。碑的阴面镌刻的是“冯玉祥恭录”的《国民政府优恤滦州殉难诸先烈明令》,文中赞扬了诸先烈的牺牲精神,及追赠殉难烈士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三人为陆军上将,孙谏声等十一人为陆军少将,并均照阵亡例从优议恤。
衣冠冢
衣冠冢平台范围约30平方米,正面前方及两侧原有石护栏。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八棱形上锐下丰的汉白玉石幢,高3.88米。幢身正面镌“辛亥滦州革命先烈衣冠冢”,列有十四名烈士的姓名及追赠的军衔,碑首饰以青天白日党徽及水云纹图案的浮雕。衣冠冢后是一面约290平方米的巨大石壁,石壁上镌刻着冯玉祥将军书写的《礼记·礼运篇》,书写的正是先烈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追求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纪念塔
纪念塔
石壁之上的显龙山巅是长宽各约10米,高1米多的石台,周边以石栏缭绕,台上矗立着高约12米的白色花岗岩纪念塔。塔为八角七层密檐式,各层塔檐覆灰色筒瓦,檐间各面饰以青天白日徽。

文物价值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是北京市海淀区一处中华民国早期纪念墓遗址,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纪念园直接记载了民国元年(1912年)1月3日同盟会会员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率滦州新军起义情况,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显龙山的东麓。

交通信息

自驾:自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5分钟。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