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倒拐古街

联合创作 · 2023-08-03 08:50

三倒拐古街,又称三道拐古街,位于长寿区城西南部,居长寿区城中心半坡之间。属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条石板大道贯穿整个古街,全长2.5公里,沿山势而筑,由3000多级石梯蜿蜒曲折拾级而上,因转三个急弯,得名“三道拐”。民房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堪称三峡库区唯一现存古街。

文化

文化特点

三倒拐古街内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长寿血豆腐制作工艺、龙舞狮舞表演、唢呐吹奏、锣鼓敲打、荷叶说书、川剧打闹等。长寿县关于三倒拐古街的诗歌、散文、故事、绘画、摄影、影视等类别的艺术作品就达400件。

建筑特点

三倒拐古街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极富特色。整体上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自然而规整,街道两边的建筑依次布局,高低不平而又井然有序;临街建筑中间许多通道,走进通道又有许多的小四合院,别有洞天。
三倒拐古街的四合院内大都设有小天井,上厅明间用抬梁结构,上厅与左右厢房之间有三到五步踏道,上厅的斜撑多采用镂空装饰,再配以传神的雕梁画栋、楼阁窗棂,极富情趣。

历史

建筑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长寿旧属巴郡枳县,元朝末年改置长寿县,县址在今凤城街道河街,濒临长江。河街是长寿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清嘉庆四年(1799年),江苏状元石韫玉从翰林院出守重庆,来长寿视察,因“周览原隰,相度厥基,故治濒流,不可营造”,决定将县署迁往凤山新署街(即凤城)。但河街仍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为方便民众往来,修建三倒拐,与上下后街相通。

在抗战时期,三倒拐古街是长寿最繁华的地段,民族工业发达,有面粉厂、盐、茶等店铺100余家,为重庆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蔬菜、肉类等后勤保障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一定的贡献。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道拐手工一条街非常发达,很多人以此为生。从山下到山顶,有酒馆、卷烟厂、布鞋厂、老相馆、川剧院等等。

文物保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首次对三倒拐古街进行了调查,并加以保护,禁止拆除,禁止非法改造。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长寿撤县设区。之后,长寿区政府对三道拐古街作出旅游开发规划,对这条老街的道路和房屋进行了局部的修复改建,安装了路灯和垃圾箱等。

2006年,长寿区建委委托重庆大学进行三倒拐古街保护更新设计,得到长寿区政府的支持。三倒拐古街的保护纳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013年,三倒拐街道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历史价值

三倒拐古街是长寿历史的缩影,反映了长寿数百年的兴衰。从历史价值来看,三倒拐古街始建于明朝,清代改扩建,至民国时期兴建上半部分。三倒拐古街留下了长寿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长寿民主运动的兴起,记录了长寿抗战时期的贡献,是研究长寿近代史的重要实物证据。

主要景点

三倒拐古街

三倒拐古街是古县城明清两代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全长5华里,是河街至城内唯一的人行通道,其街沿山势而筑,由三千多级石梯拾级而上,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三道拐"。

推荐玩法

沿三倒拐古街的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上,四周竹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环境幽静,在这里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无声流逝。老木楼、旧瓦片、青石板,细长瘦弱、曲径通幽的三倒拐,经年累月地积蓄着它特有的人文内蕴,于江涛渔火声中越发苍老,古朴和宁静。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全年皆可

用时推荐

1-2小时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00:00-24:00

地址

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街

交通

公交:在长寿区乘坐109路A线公交车到协信广场公交站下车步行900米即达。

门票/收费

免费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