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联合创作 · 2023-05-31 00:0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各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交织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落细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特色农业提振发展,新型工业提速壮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消费恢复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经济运行高开稳走、行稳致远,全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呈现新气象。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5.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4亿元,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22.20亿元,同比下降4.8%;第三产业增加值63.32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0:21.0:60.0。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第一产业贡献率32.8%,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17.1%,下拉经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84.3%,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074元,同比增长5.7%。

图1 2019-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2 2019-2023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29万户45.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3万人,乡村人口36.5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19.8%。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1.77‰,人口死亡率5.26‰,人口自然增长率6.5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8万户33.99万人,年平均人口33.97万人。城镇人口12.60万人,乡村人口21.3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7.07%。回族25万人,占总人口的73.54%;汉族8.91万人,占总人口的26.21%;其他少数民族0.08万人,占总人口的0.25%。男性17.91万人,女性16.08万人,平均家庭人口数3.47人/户。出生人口0.46万人,出生率13.54‰;死亡人口0.22万人,死亡率6.48‰;自然增长人口0.24万人,自然增长率7.06‰。

表1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33.99

100.0

其中:城镇

12.60

37.07

乡村

21.39

62.93

其中:男性

17.91

52.69

女性

16.08

47.31

其中:汉族

8.91

26.21

回族

25.0

73.54

其他少数民族

0.08

0.25

图3 2019-2023年全县城镇化率(%)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695人,同比增加388人。全县劳务输出10.84万人,同比增加0.01万人。

全年全县CPI累计下降0.1%。其中,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1.2%、1.5%、0.1%、3.4%;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5%、1.3%、0.4%、2.1%。

图4 2023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图(%)

表2 2023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上年价格=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9

食品烟酒

99.5

衣 着

98.7

居 住

101.2

生活用品及服务

99.6

交通和通信

97.9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5

医疗保健

100.1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3.4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2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8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农业产值21.32亿元,同比增长3.9%;林业产值0.55亿元,同比下降14.2%;牧业产值17.41亿元,同比增长1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3.8%。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3.44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1.187万吨,同比增长10.3%;秋粮产量22.256万吨,同比增长0.5%。

图5 2019-2023年全县粮食产量(万吨)

年末生猪存栏2.18万头,同比下降0.4%,出栏2.81万头,同比下降0.9%;牛存栏14.98万头,同比增长2.3%,出栏7.33万头,同比增长19.7%;羊存栏50.94万只,同比下降17.3%,出栏64.64万只,同比增长29.5%;家禽存栏18.35万只,同比下降10.4%,出栏21.04万只,同比下降8.4%。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2.55万吨,同比增长20.0%。其中,猪肉产量0.22万吨,同比增长0.4%;牛肉产量1.18万吨,同比增长19.9%;羊肉产量1.10万吨,同比增长26.7%;禽肉产量0.04万吨,同比下降8.8%。牛奶产量4.48万吨,同比增长26.7%。禽蛋产量0.32万吨,同比增长1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02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2.3%。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8.6%;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81.4%。分门类看:电力生产与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8.1%;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1.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

图6 2019-202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83亿元,同比增长9.5%。分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02亿元,同比下降55.0%;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9.81亿元,同比增长9.9%。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64.1元,比上年减少1.22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53.1元,比上年减少3.1元;年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15.3%,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发电装机容量251.79万千瓦,同比增长19.1%。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36.30万千瓦,同比增长0.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5.49万千瓦,同比增长51.9%。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22亿元,同比下降18.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0亿元,同比下降32.0%;完成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4万平方米,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2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6万平方米,竣工价值0.32亿元。

图7 2019-2023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32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40亿元,同比增长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4.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7.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91亿元,同比增长4.9%;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11亿元,同比增长39.2%;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83亿元,同比下降0.9%。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9.7%。

图8 2019-2023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

 

五、贸 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4亿元,同比增长1.6%。分地区看:城镇地区零售额17.78亿元,同比增长1.2%;乡村地区零售额12.16亿元,同比增长2.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9.26亿元,同比下降2.6%;零售业零售额17.20亿元,同比增长1.7%;住宿业零售额0.14亿元,同比增长7.4%;餐饮业零售额3.33亿元,同比增长14.9%。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4.6%,商品零售26.46亿元,同比增长0.2%。

图9 2019-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7.0%。

    其中,县属投资同比增长14.1%,区属投资同比下降24.6%。在县属项目投资中,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0%,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0%,新能源投资同比下降70.5%,高耗能投资同比增长11.2%,生产性投资同比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5.7%,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0.2%。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7.01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住宅投资6.21亿元,同比增长22.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43亿元,同比下降71.6%。年末全县住宅待售面积24.9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66万平方米。

表3 2023年分行业县属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表4 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增速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06.2%,同比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1.3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01.5%,同比增长10.1%;非税收入1.2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11.7%,同比增长2.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6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9.7%,同比增长2.4%。

图10 2019-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1.3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9.65亿元,同比增长7.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35亿元,同比下降15.6%;机关团体存款余额23.36亿元,同比下降7.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9.91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8.46亿元,同比增长18.4%;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1.45亿元,同比下降8.8%。

表5 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01.38

1.3

其中:住户存款

69.65

7.2

非金融企业存款

8.35

-15.6

机关团体存款

23.36

-7.1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99.91

14.5

其中:住户贷款

88.46

18.4

企(事)业单位贷款

11.45

-8.8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1元,同比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30元,同比增长5.0%。其中,工资性收入28086元,同比增长4.9%,占比为86.3%;经营净收入1899元,同比增长6.8%,占比为5.8%;财产净收入569元,同比增长5.0%,占比为1.7%;转移净收入1976元,同比增长5.2%,占比为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同比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6456元,同比增长8.5%,占比为46.7%;经营净收入4776元,同比增长8.4%,占比为34.5%;财产净收入84元,同比增长2.6%,占比为0.6%;转移净收入2515元,同比增长8.9%,占比为18.2%。

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69元,同比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10元,同比增长4.9%。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5317元,同比增长4.9%,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3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70元,同比增长6.6%。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3335元,同比增长6.7%,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32.2%。

图11 2019-202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12 2019-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13 202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图14 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5万人。其中,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参保人数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3万人。全年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7.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39亿元;实发养老保险待遇9.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43亿元。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3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统筹医疗保险人数37.1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44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58亿元。

九、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10.62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8.18公里/百平方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里程260.497公里(包含普通国道186.385公里和国家高速74.112公里);省道里程515.543公里(包含省级高速142.397公里和普通省道373.146公里);乡道里程602.011公里;专用公路153.024公里;村道2179.55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16.509公里,一级公路13.367公里,二级公路335.991公里,三级公路410.917公里,四级公路2733.845公里。

年末全县共有客运企业8家,运营线路113条,客运车辆604辆。全县现有货运企业97家,货运车辆9628辆(不包括4.5吨以下货运车辆)。其中,县内注册6006辆,外地注册3622辆。现有B2及以上货运驾驶员21456人。

年末全县共有邮政支所(邮政普遍服务场所)20处。全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4328.16万元,同比增长29.3%。快递业务量130.67万件,同比增长53.4%;包裹业务量0.34万件,同比下降37.0%;函件业务量0.24万件,同比增长4.3%;报纸业务量288.79万份,同比增长0.6%;杂志业务量7.57万份,同比下降3.8%。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6.26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23.4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83万户,比上年增加0.61万户。

十、文教卫生

2023-2024学年,全县现有学校262所。其中,小学180所(县城小学11所,乡镇中心小学12所,村级小学75所,教学点82个);中学18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2所。

全县现有教职工4795人(在编4689人、特岗106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88人,小学教职工2139人,初中教职工1440人,高中教职工859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9人,职业中学教职工142人,工勤岗6人,管理岗2人。

全县有教学班2294个,在校学生80443人。学前幼儿10147人。其中,小学学前班2284人;在园幼儿7863人。小学阶段37454人。初中阶段18911人。普通高中11753人。职业中学2128人。特殊教育学校50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3.1%,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7%,高中三年毛入学率95.3%,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资助困难学生87555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行政部门1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9家(包括宁南医院)。其中,区级医疗分支机构1家,县级公立医院2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民营医院1家,标准化村卫生室157家,个体诊所41家。全县医疗机构核定编制床位数1478张(含宁南医院床位33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56人(含宁南医院371人),全县在册执业(助理)医师总数793人(含宁南医院127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总取水量14725.1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5%。其中,生活用水846.9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农业用水13758.3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9%;生态用水112.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92.1%;工业用水7.4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7%。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1526.80公顷。其中,新造林面积3048.80公顷,退化林修复8478.0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333.33公顷。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9.2℃,较常年偏高1.1℃;年总降水量为33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9毫米;日照时数2427.8小时,较常年偏少234.3小时。全年全县累计优良天数335天,有效监测天数363天,优良天数比例92.3%(不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与上年同期(优良天数334天,有效监测天数360天,优良天数比例92.8%)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天,优良天数比例下降0.5个百分点。PM10平均浓度48μg/m³,较上年同期(49μg/m³)下降2.0%;PM2.5平均浓度21μg/m³,较上年同期(23μg/m³)下降8.7%。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3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84人/亿元。

十二、乡村振兴

全年全县有脱贫人口25584户99888人,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78户1157人,有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830户349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27户588人,边缘易致贫户151户64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52户2261人。全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6480元,同比增长16.4%;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4319元,同比增长14.2%。

全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为100%;雨露计划共资助学生6916名1258.1万元;救治大病患者1629人次,重病160人次;完成危房改造222户、抗震宜居房改造133户;新增及改造自来水入户573户。

全年全县累计培育肉牛饲养户2.8万户,规模牛场和肉牛养殖合作社287家,肉牛示范村57个,全县牛存栏14.98万头,良种率达94.0%。全年全县转移就业10.84万人,创收19.85亿元。安置各类公益性岗位7372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全县创业培训累计173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55人),发放创业贷款1.16亿元,培育创业实体531个,创业带动就业2715人。

注释:

[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海原县2023年经济要情手册》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经最终核实,2022 年,海原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00.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3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64亿元,同比增长2.8%。

[4]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对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5]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8-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修订。

[6]①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②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③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④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⑤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⑥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7]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物价和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原调查队;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来自国网中卫供电公司;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交通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中心支行,邮政数据来源于市邮政管理局,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和安全生产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时光轴

RAG25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各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交织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落细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特色农业提振发展,新型工业提速壮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消费恢复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经济运行高开稳走、行稳致远,全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呈现新气象。一、综 合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5.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4亿元,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22.20亿元,同比下降4.8%;第三产业增加值63.32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0:21.0:60.0。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第一产业贡献率32.8%,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17.1%,下拉经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84.3%,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074元,同比增长5.7%。RAG-ES2024-10-23
图1 2019-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图2 2019-2023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AG-ES2024-10-23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29万户45.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3万人,乡村人口36.5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19.8%。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1.77‰,人口死亡率5.26‰,人口自然增长率6.5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8万户33.99万人,年平均人口33.97万人。城镇人口12.60万人,乡村人口21.3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7.07%。回族25万人,占总人口的73.54%;汉族8.91万人,占总人口的26.21%;其他少数民族0.08万人,占总人口的0.25%。男性17.91万人,女性16.08万人,平均家庭人口数3.47人/户。出生人口0.46万人,出生率13.54‰;死亡人口0.22万人,死亡率6.48‰;自然增长人口0.24万人,自然增长率7.06‰。表1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33.99 100.0 其中:城镇 12.60 37.07 乡村 21.39 62.93 其中:男性 17.91 52.69 女性 16.08 47.31 其中:汉族 8.91 26.21 回族 25.0 73.54 其他少数民族 0.08 0.25 RAG-ES2024-10-23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