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益商业思维》

共 206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5-10 22:13

五一假期读了程浩的《精益商业思维》,程浩是迅雷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现在是职业投资人, 全篇从创业者的角度,也从投资人的角度解析了创业的方法论。

书中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的案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互联网企业,读起来非常顺畅,我读书很慢,但这本书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了,可见读书的速度不完全取决于读者,作者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可能您会觉得,我只是一个「打工人」,谈什么创业,即便没有创业,您也可能在管理着一个团队,就算是一个一线的开发人员,在《软技能》一书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将自己当做一个企业来进行思考:

企业通常会售卖产品或提供服务,程序员能提供的就是写代码的技能;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程序员也需要持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能被客户认可,在众多竞争中脱引而出,需要做到与众不同,程序员要想得到上级甚至公司的认可,就需要能表现出明显强于其他人的地方。

所以说,书中的很多思想和案例,除了创业,对团队管理和个人成长也能带来帮助。

什么是精益

小规模先做好验证,快速进行试错,而且这个试错是低成本的,验证没问题,再进行扩张,这就是精益,在书中有一个例子:想在城市的某个区域买房子,可以先在这个区域租个房子体验下周边环境,再来决定。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地方都体现着精益:

  • 我们在做产品或项目时,常常会进行技术验证
  • 国家实行一些新的政策,会先找个地方进行试点
  • 全年疫情期间,学做大量的面试,也是先拿少许面粉进行尝试
  • 团队要推行考核制度,先快速执行一个最初级版本,实行起来,然后边执行边调整

痛点

做任何的产品或项目,都需要能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解决,在《有效需求分析》中也有讲到,怎样挖出用户背后的真实需求。找痛点是一切的根本,否则闭门造车,做出来的东西最后可能无人问津。

因为一直都在做 To B 软件,所以下面说说在 To B 软件中有哪些方式来了解用户的痛点:

  • 在多年做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中积累的经验;
  • 在不同的客户进行售前的过程中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分析;
  • 和客户的业务专家进行深度访谈;
  • 从现有的项目的运维反馈中进行分析;

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后,就可以使用 MVP (最小可行性产品)的方式进行验证,我们团队目前在自研低代码的产品,借助这款产品,能够更快速地进行 MVP 的验证。

团队的管理也是如此,其他公司、团队的一些成功经验,不能直接进行套用和复制,所以我们应该定期进行复盘分析自身的问题,比如:

  • 开发和测试针对同一个现象有不同理解,这肯定是前期的需求沟通没有达成一致;
  • 开发的功能不符合预期,但开发人员认为自己自测过了,没有问题,这可以挖出背后的两个原因:1、需求的粒度不够细;2、开发人员对交付标准的理解有偏差;

写代码的时候,如果感觉某个逻辑很绕,写的很复杂,就需要停下来进行分析,是哪里出问题了,团队如果运转不顺畅,也是一样,需要不断地找到影响团队前进的问题点,逐个击破,才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对于个人,我们要清楚在现阶段自己的瓶颈在哪里,然后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 经常需要查询英文资料,就重点提升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
  • 近期的任务 Bug 率非常高,就需要自己对所有的 Bug 进行分析,找到根因,然后又针对性地去解决;
  • 对需求的理解总是慢半拍,就要分析是对系统功能不熟悉?还是沟通方式有问题?

聚焦

书中说到要避免过早优化,过早扩张,说的就是要聚焦。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这也想做,那也想做,最后可能什么也做不成。

在产品功能上,聚焦体现在两个方面:

1、找到了客户痛点需求、做了可行性验证后,规划出产品的功能,然后将其做到极致;

2、如果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产品已经非常庞大和臃肿,那么就要适当地做减法,做减法比做加法难,我们需要搞清楚哪些功能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而不是我们觉得很炫酷的。

在团队管理上聚焦体现在所有人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华为管理哲学里讲的“力出一孔”,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想要统一思想和目标也是件挺难的事,所以必须借助一些工具和手段,比如:

  • OKR 加 KPI 的考核方式;
  • 制定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个人目标要对齐部门目标;
  • 定期沟通和复盘,检查目标是否有偏差。

对个人来说,聚焦是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中的专注度,在工作中,对于需求,我们要专注去挖掘背后的真实背景和目的,对于 Bug,我们要专注于分析问题的根因。

学习方面,拿看书来说,我之前很容易凭着兴趣每天翻翻不同的书,最后一本书都没能完整地看完,而且看过的东西也很快就忘记了。如果是聚焦的方式,关注点就是为了学会某种编程语言,或者解决某个技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横向翻阅不同类型的书籍,但目的是一致的,最终的收获也会不一样。

最后

书中还有很多其他内容,但我觉得,任何一本书如果能给您带来一两个点的思考,也就值了。


浏览 4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