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
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
共 223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8 15:0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长乐区中部,古愧镇和罗联乡境内,森林公园由、竹田岩、腊溪源、七星岩和笔架山等5大景区组成,森林公园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之间,公园总面积1768.8公顷。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公园境内新华夏构造体系为鹤上——前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25°左右,断裂面成群出现,断现呈舒缓波状。地层主要为晚侏罗世南园组,岩性主要为中酸性——酸性——偏中酸性——酸性喷出岩,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部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长乐组的长乐组冲洪积层,零星分布于山涧。境内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燕山期产物,以晶洞花岗岩为主,呈浅灰色、浅肉红色、少量上店岩体。
地貌特征:境内地形以丘陵山地多见,部分由海滩上的细砂经风力吹杨,内移堆积而成的风成砂丘零星分布于山涧平地。境内最高峰为七岩山,海拔578.2米,最低海拔位于董奉山景区的贡果生态园区,海拔21.3米,相对高差556.9米。公园内各景区地势各不相同,董奉山景区为山体—面坡,整体由西向东北倾斜。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公园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夏长无酷暑,冬短少霜雪,春长于秋,秋温高于春暖。雨季集中,易于洪涝,旱情常见。7月偏南风,其他月份以东北风为主。
年气温变化和无霜期:公园境内年平均气温19.3℃,极端高温37.4℃,极端低温零下1.3℃。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4~27.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10℃。月均气温在20℃以上有6、7个月。公园境内无霜期长达333天,霜期累计年均32天,其中以一月份最多。
降水情况:公园境内年降水量大致1200~1700毫米之间,平均雨量1382.3毫米,具有季节性分布特点。年内分配主要集中于5~6月份梅雨季,占全年降水25~34%;十月至次年一月为干季,降水量占全年10~15%:八月~九月随台风登陆,往往带来每日大于50毫米的暴雨。
土壤
公园境内土壤有红壤和风沙土二个土类,红壤成土母岩以花岗岩和凝灰岩等为主,土层大多深厚,质地壤土,肥力中等,土壤呈微酸性。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柳杉
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属南亚热带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两个植被地带过渡地带,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54科421属64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闽楠、喜树、红豆树、樟树等4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乌冈栎、红楠、刨花润楠、油杉等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目录的植物有建兰、春兰、见血清、飞扬草等4种。公园内的森林植被类型有4个,分别是: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与经济林。境内主要植物物种类以豆科的台湾相思、红豆树、松科的油杉、杉科的柳杉、杉木等为主,植物种类多样。
动物资源
长耳鸮
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长乐中南部地山丘陵区,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统计,公园境内共发现野生动物94种,其中兽类15种,鸟类21种,爬行类45种,两栖类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蟒蛇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褐赤鸦鹃、青鼬、长耳鸮、褐林鸮、虎纹蛙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斑蛙、滑鼠蛇、眼镜蛇、眼镜王蛇、黄鼬、白鹭及其他鸟类等11种。
主要景点
青山贡果生态园
青山贡果生态园
青山贡果生态园位于青山村境内,占地200公顷,生态园由青山。青桥、福坊、北湖、湖南、雁塘、龙田七大片区龙眼园组成,种植龙眼18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老龙眼树5000多株,最早是从唐宋年间保留下来。
竹田岩景区
竹田岩景区
竹田岩景区位于竹田村境内,自古以来叠翠岩、山台石、桃源洞诸景出名,境内奇石、林茂。
七星岩景区
七星岩景区
七星岩景区内”七岩山“是长乐罗联最高峰,也是长乐主峰之一,海拔578.2米,传为长乐祖脉。此处还有青蛇吐信、恐乌石等奇石奇观。
开发建设
品牌建设
2008年12月25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准予设立董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福建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2013年,调整经营范围后更名为: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
开发建设
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内于董奉草堂东南设立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在南雅堂修建60平方米的接待餐厅。
交通线路
交通
福建长乐国家森林公园距40千米,距约20千米。公园距长乐松下深水港码头20千米,距福州马尾港约16.4千米。
路线
福州市区—远洋路—福泉高速—沈海高速营前出口—203省道—转福北路—董凤山森林公园 全程42公里。
历史人文
董奉山
古槐辖区的董奉山东面的山脚下有个村庄,因这里地肥土沃,气候宜人,瓜果飘香,四季常青,故得名“青山”。这里是青山派黄氏的发祥地,宋大儒黄勉斋(黄榦)就在该村出生。青山村背靠董奉山,面朝莲花山,村前一马平川,南北溪流汇入丹湖。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特征,自古就是理想的龙眼培植地。早在唐宋年间这里就盛行龙眼栽培,其晚熟、核小、肉厚、质脆、味香的特性,特别是“(“谭”去言+石)夹龙眼”(今称青山0号),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传说宋绍熙二年,朱熹曾将它献于光宗皇帝品尝,光宗尝后赞不绝口,特赐“黄龙”匾额,以誉佳珍,从此青山龙眼便作为贡果便被历代朝廷所征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