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场无限游戏

产品经理从0到1

共 398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3-09 18:57

最近停更了很长时间,是这个号从申请到现在,最长一次的停更。

主要是有一些东西在思考,但没什么结论,一方面自己开始认真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死亡这个话题,目前还没有和自己达成和解,另一方面是考虑行业的变化,趋势的变化,将来详细的人生规划等等。

想了一两个月,也没想出来什么结论,那说明我现在的认知水平不足以得出来什么结论,不妨先放一下,和大家分享下最近的一些感悟。

最近拒绝了一些机会,像之前老同事们的一些邀约,某科技媒体的签约邀约,权益是1元/字的稿费+打包的其他权益。

期间也稍稍感慨了一些错过的机会,比如社区团购这波机会没抓住,疫情带来的机会,之前股票、基金的大涨等等。

当我想清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就释然了,那就是你错过的机会很可能根本不真正属于你。

可能是当时我的能力不足,可能是当时我的认知不够,可能是当时我不够坚定。

那你说当我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认知,也足够的坚定,这机会就一定能抓住么,也不一定。

我是这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 个人收益=成功概率*成功回报-失败概率*失败损失


先定义下收益这个词,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所有正向的,你希望获得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收益,成就感,金钱、名气、权力等等。

看起来有点复杂,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这里有个机会,抓住之后你能升职加薪,没把握好可能就失去组织的信任,很难再受到重用。

这里的升职加薪就是成功回报,失去组织的信任就是失败损失,另外两个是各自发生的概率。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做的就是提高成功概率,降低失败概率,减少失败的损失,然后不停的尝试,总归会等来自己的机会。

这样抓住了就行么?不,还不够。

有句话你肯定不陌生,那就是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也就是:
  • 整体收益=个人收益+市场收益


个人收益,就是上面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去抓住的部分,而市场收益,取决于整个外部环境,GDP增速、行业增速、公司增速、业务增速等等,这些都属于市场收益部分。

有时候市场收益部分,远大于个人收益部分,而且增速也可能比个人收益的增速大很多,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红利、势能等等。

我们的个人成长、财富积累其实都是非线性的曲线,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成长很快,然后趋于平缓,而对我们有重大影响的往往只是那么少数几个关键节点。

既然这样,那怎么才能抓住呢,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也不知道,我能想到的只是目前一些零散的解法,那就是热爱或目标、专业主义、系统主义以及长期主义。

热爱或目标


可能在很多地方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观点,你应该热爱你的事业,follow your heart等等。


可怎么去找到热爱的东西?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东西怎么办?


奇葩说第7季的时候,在《同龄人都过的比我好,要玩命追吗》这期里秋阳有段话打动了我。

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们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校可能是老师家长选的,专业可能也是,工作可能也是。


那怎么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自己目前的一些感受来辅助寻找:

  • 比如,你很喜欢或者很擅长做某件事;

  • 比如,你觉得XX事,你不做不行,会后悔;

  • 比如,把做成这件事的结果直接交付给你,你还想不想做?


你说你喜欢XX事情,你有多喜欢,为此你付出过多少的努力?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很享受,还是很痛苦?你有没有在什么事情上能够轻松比至少80%的人做的都好?


有没有什么事情你觉得你要是不做的话,会悔恨终身,如果有,那就尽早去做吧。


最后一个指的是如果直接把这件事成功的回报给你了,你还愿不愿意做,衡量你想要的是结果还是过程。比如你健身是为了获得马甲线、腹肌等等,假如你已经有了这些且不会消失,你还愿意去健身么?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那就持续的去找吧。


比较靠谱的方法可以先用否定法排除掉一些答案,虽然我们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再退一步说,即使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也需要找到一些目标,这相当于你的方向,对于一艘没有方向的船而言,不管哪个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只有知道了目标,我们才能基于目标来看自己要怎么到达,需要什么能力,现在的差距是什么,才能判断当前的状态是否符合预期,以及事物的优先级。


目标这种东西,我们需要向自己要答案,因人而异,是自己想要的就好。


专业主义


吐槽大会上阎鹤祥吐槽了这么一段,“我讲不了相声我还可以来讲脱口秀,你讲不了脱口秀你讲啥,讲礼貌么?”


这里的相声、脱口秀就是他们的专业,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们吃饭的手艺。


那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专业是什么?对我而言就是产品能力,我需要做的就是打磨我的产品能力。


我们都听说过木桶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很多人都会刻意的去补自己的短板。


但实际上这样的效率可能会很低,比如你们团队数据分析的基础特别差,很多报表、埋点都有问题,这个时候是找一个不太擅长的人去补足这块东西,还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招一个更懂这块的人,快速把这块东西理清楚?


当你有一块长板足够长的时候,其他的短板甚至都可以忽略(满足及格线即可),你只需要找到另外擅长的人就好了,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专业主义是我们持续参与人生这场无限游戏的底牌,虽然不能保证我们一定获得什么,但它是我们的基本盘。


这里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做到专业领域的TopN,比如做到Top1%、Top5%,但难度系数比较大。


另一种是做到复合技能的TopN,比如产品能力+管理能力都做到Top20%、产品能力+演讲都做到Top20%,那你的竞争优势就比只有产品能力做到Top20%的人大。


系统主义


当你收到其他团队给你的一个需求,你会怎么处理,直接做么,凭直觉给出一个反馈么,或者你觉得需求不太合理,想要回绝,那怎么才能让对方信服呢?


我现在的思考方式是会先问对方一些问题,然后再思考它的价值,比如:

  • 这个需求是想解决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

  • 大众么,高频么,刚需么?

  • 解决前用户是怎么处理的,解决之后呢?不做会有什么影响么?

  • 然后会再思考一下做了这个东西的好处、坏处,以及会对什么数据指标产生影响。


前一种是凭感觉、经验,后一种是用固定的思考框架,一种是无系统,一种是有系统。


我个人觉得系统最大的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 能够保证准确率和稳定性;

  • 可以持续迭代。


因为有固定的思考方式,所以准确率会相对提升,能保证稳定的发挥,而且当你把这个思考方式给到一个完全没接触过的人,Ta也能快速做到还不错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当你有这么个系统之后,不管开始它有多烂,你都可以持续的改进它。


失败根本不值钱,失败获得的经验、教训才值钱,而系统就是帮助你吸收经验教训非常好的工具。


很多高频、复杂的系统工程都可以通过系统来解决,比如之前我列过的产品知识体系,比如决策体系、投资理财体系等等。



见之前的文章:


后续我就可以按照这个系统来补相关的知识,而且也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教训再来持续迭代这个系统。


长期主义


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面临很多诱惑和选择,比如:

  • 用户增长很火,要不要学?

  • 私域流量很火,要不要学?

  • 品牌营销很火,要不要学?


比如当你面临几个机会进行选择时,你是要工资加薪5000的,还是加了3000的,还是那个没有涨幅甚至降薪的,怎么选?


有很多选择的要素,比如上升空间、氛围、做的事情等等,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仅选择收入这个维度。


我们考虑收入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考虑的其实是若干年内,我们的收入之和。


假定你打算工作20年,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让你这20年的收入之和最大化,也就是让收入曲线面积最大的那一条。



有助于达成这个目标的,优先考虑,阻碍这个目标达成的,优先级稍低一些,这样是不是好选择一些了。


回到前面说到的那几个问题,当你想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可能就会有自己答案了:

  • 对你的专业能力,对你想搭建的系统能力有帮助么?

  • 这件事10年之后,还重要么?

  •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可持续性如何?


拿我拒绝那个科技媒体签约的事情来看下:

  • 对我的专业能力有帮助么?对我的系统能力有帮助么?

  • 按需要写作的内容和方向来看,帮助不太大;

  • 这件事10年之后还重要么?不知道;

  • 边际成本怎样,没太大变化,每篇文章都要花4-5个小时,算上返工可能更久;

  • 边际收益怎样,没太大变化,按稿费计算;

  • 可持续性如何,还好,只要持续的写就会有,但它占用的时间会影响我对专业能力和系统能力的打磨。


综合来看,短期可能有部分物质收益,但对长期的目标可能是有害的,而且经验不可累加,所以我没有选择合作,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最后


如果你很早就找到你热爱的事情,那么真的恭喜你,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


如果目前还没有找到,那就持续的找,先构建自己的专业领域,然后进行系统的优化迭代,并且专注于长期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一年的变化,却低估自己坚持十年的成就。


想想十年前的自己,我们当时在做什么呢,十年之后,能做成什么,谁又知道呢,一起加油吧。


来源于网易云音乐 By 姜云升


以前听到一个观点觉得挺对的,大致意思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用跑短跑的姿势去跑长跑。


最近的想法变了,觉得人生是一场旅途,有着已知的起点、终点,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场旅途,尽可能的长,尽可能的精彩,以及尽可能的惬意。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如果觉得文章引发了你的思考,或者觉得还不错,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产品学习|交流分享

公众号ID:产品经理从0到1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浏览 4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