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联合创作 · 2023-07-19 17:42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截至2013年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3种,还分布有大面积原始天然植被、野生动植物和天然湿地,湿地总面积26万公顷。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向西微倾斜,平均海拔1138米。保护区属敦煌盆地的一部分,为河西走廊的最低点。地貌主要有沙漠、戈壁、裸石山地、湿地草丛、荒漠植被区五种类型。

气候条件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荒漠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秋季凉爽。全年平均气温9.9℃,最热月7月为26.7℃,最冷月1月为-10.4℃。气温日较差大,最高达29℃。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3246.7小时,日照率达73%。

动物资源

截至2013年,保护区有昆虫种类42种,有鱼类8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13种,鸟类141种,哺乳类32种,总数为19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双峰驼、金雕、黑鹳、小鸨、大鸨、波斑鸨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赤颈鸊鷉、岩鹭、草原雕、灰背隼、猞猁、鹅喉羚等33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的有红脚鹬、矶鹬、普通燕鸥、白腰雨燕、白鹡鸰等11种。

 

植物资源

截至2013年,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0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79种,分属于23科、61属。属于国家级保护植物3种,裸果木、胡杨、梭梭。

保护区本地植被以超旱生和旱生植物为主,乔木树种仅有胡杨和梭梭,主要是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如:膜果麻黄、泡泡刺、红砂、猪毛菜、多枝柽柳、花花柴和尖叶盐爪爪等;草本植物中芨芨草、芦苇、花花柴、胀果甘草和骆驼刺等常组成盐化草甸的建群种。

人文历史

历史沿革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9月,原名“甘肃敦煌西湖湾腰墩自然保护区”。

2002年4月,保护区更名为“甘肃敦煌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甘肃敦煌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漠中的绿色守护者,是敦煌野生珍奇动物的乐园,是丝路文化的补给站,是探险者的新目的地。游览保护区可以赏丹青画山墨色重染、拍戈壁胡杨三千年风姿,望汉长城烽燧[suì],忆狼烟里金戈铁马,感受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体验淳朴浓厚的哈萨克民族风情,近距离接触野马、野骆驼、鹅喉羚等珍稀的野生动物,亲历惊心动魄的库姆塔格探险。

推荐玩法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举办驾车越野、徒步探险、摄影、科考、会议、婚纱照之旅、拓展训练营、篝火晚会等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可提供餐饮、住宿、租车、户外活动策划为一体的专业服务,能够满足喜欢原生态旅游、爱好户外运动的各界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每年3月-4月

用时推荐

1-3小时

营业时间

08:00-18:00

占地面积

66万公顷

地址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沙州镇鸣山北路1331号

交通

自驾:从敦煌市出发,途经鸣山路,沿路行驶红格线、S303即可到达敦煌西湖湿地风景区,用时约1小时8分钟。

公交车:从敦煌市出发,乘坐敦煌3路公交车,在博物馆站下车,短暂步行即可到达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联系方式

0937-8816360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