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岩寺
共 94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0:42
历史沿革
清水岩始建于宋元祐八年(1093年)。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至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僧惠清三次改建、扩建,岩寺初具规模。
南宋末因兵燹被毁,僧一杲重建,历40年,至元延祐四年(1317年)完工。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开元寺僧正隆住持经营22载。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邑令廖同春捐俸倡建觉亭、开觉路。
清顺治二年(1645年),县令周宗璧倡建清水法门,邑绅李日燥、李梦植重修东西楼。清以降重修、增修不断。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清水岩寺,保持元明建筑原貌。
1975年,侨胞李月等捐款修建。
1978年,修复清水岩寺。
清水岩寺
建筑格局
清水岩寺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岩寺依山而建,背倚石壁,面临深壑,俨若悬空楼阁,西向,楼阁式,外观呈现三层,实为四层,由上而下为释迦楼、祖师殿、吴天口。左右翼为钟楼、鼓楼、观音阁、檀樾厅、芳名厅、僧舍等。层楼复阁,外观呈“帝”字形,附属文物有:清水法门、觉亭、三忠庙、护界宫、石粟柜、护碑亭、瞰龙亭、清水山庄、龙宫、山门等。
清水岩寺
文物遗存
清水岩周围布满宋、元、明、清以至近代的碑刻、摩崖石刻20多方。其中宋代“岩图”碑1方,为浸雕图象,刻载宋代清水岩建筑规模,为此岩珍品。“石粟柜”记载了四次受封,封号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区内还有“罗汉松”和“枝枝向北”“清珠帘”等胜景。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清水岩寺作为世界清水祖师信仰的祖庭,为联络海外华人与祖国感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文物保护
1985年10月,清水岩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清水岩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