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2023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全区整体经济恢复向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及结构: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01.51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59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697.85亿元,同比下降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07亿元,同比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3.14:38.74:58.12。第一、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3、-1.5和3.3个百分点。
图1 2023年花都区三次产业结构
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172.87万人,城镇化率70.82%。年末户籍人口90.54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城镇户籍人口54.07万人,乡村户籍人口36.47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8,家庭户均人数3.08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8884人,出生率10.32‰;死亡人口4941人,死亡率5.74‰;自然增长人口39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8‰。
表1 2023年花都区户籍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 2023年末数(人) | 同比增长(%) | 比重(%) |
全区户籍总人口 | 905445 | 2.4 | 100 |
其中:城镇人口 | 540712 | 3.6 | 59.7 |
乡村人口 | 364733 | 0.7 | 40.3 |
其中:男性 | 454581 | 2.2 | 50.2 |
女性 | 450864 | 2.6 | 49.8 |
其中:0—17岁 | 240454 | 3.8 | 26.6 |
18—59岁 | 525058 | 0.9 | 58.0 |
60岁及以上 | 139933 | 5.7 | 15.4 |
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3581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6457人。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05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种植业产值62.40亿元,同比增长13.0%;林业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2.6倍;畜牧业产值5.32亿元,同比下降2.8%;渔业产值15.91亿元,同比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21.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6.23万亩,同比增长0.6%;水果种植面积5.93万亩,同比增长4.9%。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2万亩,同比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31.97万亩,同比增长0.5%;花卉种植面积10.11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肉类总产量1.62万吨,同比下降11.3%。其中猪肉产量0.90万吨,同比下降26.4%;家禽肉产量0.68万吨,同比增长13.6%。全年水产品产量8.84万吨,同比增长5.2%。
表2 2023年花都区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指 标 | 单 位 | 2023年 | 同比增长(%) |
粮食 | 吨 | 11156 | -0.4 |
水果 | 吨 | 31023 | 18.0 |
蔬菜 | 吨 | 546513 | 1.0 |
花生 | 吨 | 688 | 36.4 |
猪肉 | 吨 | 9029 | -26.4 |
牛羊肉 | 吨 | 41 | 31.3 |
家禽肉 | 吨 | 6811 | 13.6 |
禽蛋 | 吨 | 117 | 29.6 |
水产品 | 吨 | 88400 | 5.2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600.62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14.56亿元,同比下降3.5%,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8.53亿元,同比下降6.1%。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8.9:81.1,轻工业占比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企业中,产值居前的六大行业合计产值1760.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6.1%。具体来看,汽车制造业产值1295.04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15.85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102.6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90.04亿元;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产值78.99亿元;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产值78.43亿元。
总体来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有所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80.09亿元,同比下降12.6%;实现利润总额105.97亿元,同比下降14.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104家,同比增长26.8%,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5.57亿元,同比增长14.1%。
四、服务业
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57.21亿元,同比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6.75亿元,同比增长16.7%;利润总额15.08亿元,同比增长13.8%。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9.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7.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7.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17.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地)同比增长0.7%。其中:建设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9.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3.9%。从投资主体的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外商经济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6%和21.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6.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6%。
全年建设改造投资超亿元的项目78个,累计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61.3%。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国有经济投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同比分别下降44.7%、39.8%和47.5%;房屋竣工面积59.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其中住宅面积41.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9%,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5.7%。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30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11.52 亿元,同比增长8.9%;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79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89.47亿元,同比增长9.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5.8%。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销售商品分类情况看,零售额总量居前的10个类别中,6个类别保持增长,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2%;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0.7%;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值659.4亿元,同比下降16.2%。其中,商品出口总值432.9亿元,同比下降18.0%;商品进口总值226.5亿元,同比下降12.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661万美元。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226.61亿元,同比增长10.7%。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054.6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18.39公里,二级公路89.53公里。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282万吨,同比增长1.1倍,货物运输周转量134785万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194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2475万人公里。年末营运车辆2985台,同比增长0.1%,其中,营运货车1908台,同比下降5.6%;营运客车1077台,同比增长12.1%。年末公交路数68路,实有公共汽(电)车521辆,实有出租汽车470辆。
邮电:
全区函件交寄量58.73万件,快递包裹1502.20万件,特快专递16.73万件。固定电话年末用户8.4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4.70万户;国际互联网年末用户数28.95万户,同比增长4.2%。
旅游:
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北迹露营1号获评国家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广州融创文旅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政大夫祠、蝴蝶谷、御盛马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宝桑园、喜花里活力休闲港入选“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梯面镇、志惠农场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全区对外开放旅游景区(点)30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14处,含4A景区4家、3A景区10家;旅行社18家,分社5家,服务网点48家;星级饭店12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9家;已登记的民宿25家。
九、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48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税收收入53.00亿元,占比59.9%,同比增长22.9%;非税收入35.48亿元,占比40.1%,同比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62亿元,同比下降5.5%。从支出方向看,公共财政继续向教育和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倾斜。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教育支出,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32.1%,其次是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分别为10.5%、9.6%和9.4%。
税收:
全区税收总额(不含海关代征税)212.35亿元,同比增长5.5%。
金融: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22.16亿元,同比增长11.3%;贷款余额1917.56亿元,同比增长11.0%,存贷比70.44%。从贷款对象看,企业贷款余额954.1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50.80亿元,同比增长21.0%。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义务教育学位扩容提质,新开办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附属文升小学,增加公办学位1080个;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动工建设,引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花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全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本科率由2021年的78.91%提升至97.59%,高中教师研究生占比达23.02%;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七星小学等14所学校在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中,夺得111项冠军、62项亚军、45项季军;花都区中小学生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达86.11%,获全省第一名。
至2023年底,全区共有普通中学80所,在校学生66924人,毕业学生18418人;区教育部门主管的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446人,毕业学生1690人;小学105所,在校学生153872人,毕业学生22313人;幼儿园180所,在园幼儿56572人,学前毛入园率100.67%。
科学技术:
全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20家,同比增长28.03%;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5家,同比增长16.05%,增速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千家,达到1004家。创新标杆企业取得突破,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获认定为2023年度广州市未来独角兽,实现全区近五年未来独角兽“零”的突破。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共6家企业获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截至2023年末,全区共拥有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家。全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累计总量达1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0家,累计总量达310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81家,累计总量达692家,初步形成“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格局。
全区专利授权总量1137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53件,同比增长38.7%。
十一、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
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83间,其中区域总馆2间、镇街分馆11间、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分馆13间、学校分馆服务点及校园服务点40间,“花语书房”自助图书馆6间,流动图书车服务点11间。年末实有文化馆1间、文化站(室)273间。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131万册,电子书籍144万种,图书流通252万册次,图书馆接待读者234万人次。
年末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2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项,市级9项,区级22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位,其中国家级1位,省级3位;市级11位;区级29位。国家级传承基地1个,省级传承基地2个,市级传承基地3个,区级传承基地5个;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项,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4项。区内现有登记备案博物馆2座,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座。
卫生:
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98个,其中医院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床位数493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816人,其中执业医师3691人、执业助理医师404人、注册护士5044人、药剂人员613人、检验人员371人、影像技师15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数365人。
体育:
全区举办区级以上群众体育竞赛活动21场,参加区级以上群众体育竞赛活动运动员达8733人次。全年花都籍运动员获国际赛银牌和铜牌各1枚;获国家级比赛金牌25枚、银牌14枚、铜牌19枚;获省级比赛金牌37枚、银牌28枚、铜牌27枚。全年输送运动员(含集训)48人。全年各体育场馆开放累计时间约28680小时,其中免费开放12451小时,低收费开放7813小时,共接待健身群众约67万人次。
十二、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公用事业:
推动绿美花都建设,完成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43440亩;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新建成星级投放点50个,全区星级投放点达332个;全年回收大件垃圾近2671吨,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28%;实现市政道路保洁率达100%,机扫率达到96%以上;新建环卫公厕11座、改建6座。政务大厅全年服务人数101.27万人,办件量142.38万宗。落实省民生实事“放心消费粤行动”,通过12315、12345渠道受理消费维权投诉举报超6.8万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55.03万元。
全年全区供水量1.93亿立方米,自来水厂采水量1.43亿立方米,售水量1.69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10259万立方米,生产运营用水3103万立方米。
全年全区售电量98.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其中,工业用电56.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住宅用电2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商业用电1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农业用电及稻田灌溉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
环境保护:
全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32天,达标天数比例91.0%,较上年提升7.4个百分点。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优为165天、良为167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区5条地表水均达到水质年度考核目标,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类别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8.2分贝,总体水平等级为三级;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5分贝,与上年相比下降0.1分贝,处于较好水平。
社会治安:
区法院各类案件新收案3.49万件,全年案件审结3.59万件,全年案件结案率93.8%。其中,新收刑事案件1674件,审结刑事案件1676件,刑事案件结案率95.7%。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起,死亡32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平稳;亿元GDP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全年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9起,死亡30人;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同比下降2起。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福利
人民生活:
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74元,同比增长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37元,同比增长5.2%。全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7911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25294元,同比增长5.9%。
社会保障和福利:
年末全区企业职工养老、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89万人、45.03万人、41.5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70万人。
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1196元提高到1238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2808元提高到2875元。年末全区在册困难对象1.89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4395人,其中城镇474人,农村3921人。全区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床位共6068张,年末服务对象共830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户籍人口数、医疗卫生、出生死亡指标、教育和年末营运车辆及周转量等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据为财政总决算数据。
2019-2023年花都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花都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570.92 | 1667.50 | 1802.98 | 1771.44 | 1801.51 |
第一产业 | 亿元 | 36.49 | 45.91 | 50.26 | 52.82 | 56.59 |
第二产业 | 亿元 | 715.09 | 731.53 | 826.99 | 742.04 | 697.85 |
其中:工业 | 亿元 | 682.32 | 695.18 | 785.28 | 700.77 | 650.66 |
第三产业 | 亿元 | 819.34 | 890.06 | 925.73 | 976.57 | 1047.07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952.27 | 3051.32 | 3065.11 | 2825.28 | 2600.62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65.44 | 79.11 | 86.97 | 92.65 | 100.0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564.41 | 644.80 | 713.84 | 788.15 | 851.30 |
外贸出口总额 | 亿元 | 564.0 | 545.1 | 587.9 | 572.5 | 432.9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0.24 | 0.39 | 2.42 | 2.54 | 0.47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 | 10.3 | 16.2 | 12.8 | -4.1 | 0.7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83.25 | 84.92 | 86.27 | 75.78 | 88.48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亿元 | 144.65 | 168.86 | 170.96 | 148.95 | 140.62 |
税收收入 | 亿元 | 295.11 | 286.37 | 280.95 | 201.27 | 212.3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56224 | 59147 | 64352 | 66283 | 67774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7753 | 30057 | 33141 | 34731 | 36537 |
注:1、2019-2022年数据为年报数据,2023年数据为快报数据;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数据为财政总决算数据。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3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全区整体经济恢复向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综 合经济总量及结构: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01.51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59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697.85亿元,同比下降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07亿元,同比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3.14:38.74:58.12。第一、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3、-1.5和3.3个百分点。图1 2023年花都区三次产业结构 | RAG-ES | 2024-10-23 |
人口:年末常住人口172.87万人,城镇化率70.82%。年末户籍人口90.54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城镇户籍人口54.07万人,乡村户籍人口36.47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8,家庭户均人数3.08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8884人,出生率10.32‰;死亡人口4941人,死亡率5.74‰;自然增长人口39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8‰。 | RAG-ES | 2024-10-23 |
表1 2023年花都区户籍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2023年末数(人) 同比增长(%) 比重(%) 全区户籍总人口 905445 2.4 100 其中:城镇人口 540712 3.6 59.7 乡村人口 364733 0.7 40.3 其中:男性 454581 2.2 50.2 女性 450864 2.6 49.8 其中:0—17岁 240454 3.8 26.6 18—59岁 525058 0.9 58.0 60岁及以上 139933 5.7 15.4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