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吴忠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吴 忠 市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
2023年3月27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吴忠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快落实稳经济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一、综 合
经自治区统计局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1.3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56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7%、55.8%、29.5%。三次产业结构为13.9:52.0:34.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26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出台并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退税减税降费23.9亿元,落实企业奖补资金2.3亿元,市场主体达到12.6万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26家,5个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全部降为C级,金积、太阳山、青铜峡三个工业园区产值均超过200亿元。
2022年,吴忠市获得自治区“十三五”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一等奖、自治区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自治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续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二、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9.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7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万人,出生率为11.46‰;死亡人口0.86万人,死亡率为6.16‰;自然增长人口0.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3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02%,比上年增长0.34个百分点。
据公安年报,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143.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9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3.97%。
三、农业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118.8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1.6亿元,增长13.9%;牧业产值118.8亿元,增长6.8%;渔业产值2.3亿元,下降8.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9亿元,增长8.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4.19万亩,比上年增加0.1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5.21万亩,增加6.07万亩;水稻种植面积5.57万亩,减少4.5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63.92万亩,减少1.4万亩;薯类种植面积7.31万亩,减少10.46万亩。酿酒葡萄、枸杞、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8万亩、11万亩、64万亩。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103.91万吨,比上年增加3.09万吨,增长3.1%。其中,夏粮产量5.28万吨,增长104.0%;秋粮产量98.63万吨,增长0.4%。全市小麦产量5.27万吨,增长105.8%;水稻产量3.44万吨,下降44.7%;玉米产量89.03万吨,增长3.2%。
全年肉类总产量11.96万吨,比上年增长7.9%。其中,牛肉产量3.22万吨,增长2.7%;羊肉产量6.15万吨,增长9.7%;猪肉产量1.88万吨,增长15.4%;禽肉产量0.71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2.80万吨,下降23.4%。牛奶产量140.97万吨,增长13.6%。
年末牛存栏68.34万头,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奶牛存栏33.42万头,增长14.5%;肉牛存栏34.93万头,增长10.2%;羊存栏310.67万只,增长1.6%;生猪存栏13.80万头,下降23.5%;活禽存栏459.35万只,增长16.9%。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98.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
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9.9%,重工业增长6.3%。
分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5%,股份制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2.9%;私营企业增长7.7%。
分门类看,规模以上工业采矿业增长13.4%,制造业增长1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7%。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重为26.5:56.7:16.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2.0%,烟草制品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9.4%,食品制造业增长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5%。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乳制品比上年增长9.9%,纱下降13.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0.8%、水泥增长7.3%、电石下降2.3%、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增长1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84.4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8.6亿元,增长32.8%;股份制企业51.7亿元,下降30.4%;私营企业22.2亿元,下降24.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9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6%,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22.9万平方米,下降2.1 %。
五、服务业
2022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0亿元,比上年增长0.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9亿元,下降2.0 %;金融业增加值34.7亿元,增长4.3%;房地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1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0.1亿元,下降2.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0%,利润总额增长43.4%。
年末全市各种民用汽车保有量32.14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
25.12万辆;公共汽车运营车辆537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551标台。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25亿元,比上年下降28.2%;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8.3%;电信业务收入10.41 亿元;快递业务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订销报刊1472.01万份,增长31.1%;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2.1万件,增长343.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75万户,下降24.3%;移动电话用户162.03万户,增长3.4%;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8.96万户,增长27.3%。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1.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住宅投资65.9亿元,增长16.1%。商品房销售面积140.8万平方米,下降7.4%,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45.6万平方米,下降15.7%。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0.2%。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8亿元,增长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亿元,下降3.2%。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55.6亿元,增长0.1%;餐饮收入额27.2亿元,增长0.6%。
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类增长1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金银珠宝类增长35.1%;化妆品类下降2.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1%;通讯器材类下降31.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0.9%;中西药品类下降12.8%。
商贸工作有了新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早茶美食文化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荣获“中国民族美食文化地标城市”称号。我市排名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西北第一。
全年对外经济实现进出口总额8.24亿元,比上年增长73.1%,其中,出口总额6.48亿元,增长42.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2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2.56亿元,比上年下降10.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5亿元,下降4.1%,其中税收收入22.50亿元,下降3.8%。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64.7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88亿元,增长8.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6.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比年初增加85.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5.94亿元,增长10.3%,比年初增加85.1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7.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比年初增加72.6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7.27亿元,增长9.7%,比年初增加72.53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12亿元,增长8.8%;寿险保费收入18.52亿元,下降4.2%;健康险收入5.18亿元,下降6.5%;意外伤害险收入1.15亿元,下降2.3%。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额11.7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财产险赔付8.49亿元,下降9. 6%;寿险业务赔付3.21亿元,增长15.0%;健康险赔付1.59亿元,增长1.9%;意外伤害险赔付0.37亿元,下降9.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2年,新(扩)建学校28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4.7%,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占比降至1%。
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2613人,在校生7414人,毕业生2360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招生3012人,在校生9129人,毕业生3056人;普通高中12所,招生11673人,在校生34954人,毕业生10728人;初级中学54所(其中普通初中3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招生22282人,在校生65220人,毕业生22916人;普通小学265所,招生20757人,在校生130718人,毕业生22395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招生20人,在校生445人;幼儿园281所,在园幼儿46429人。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25家,232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红利8亿元。全年科技成果登记6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96亿元。
全市注册商标量达到1200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1件。专利授权量173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3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2年,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50个,文化馆6个(国家一级馆4个),公共图书馆6个(国家一级馆3个),博物馆11个,美术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93%。
全市共有24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5家,3A级9家,2A级10家。全市共有49家旅行社(分社、营业部),其中国内社8家。全市共有12家星级旅游饭店,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8家。接待国内游客814.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9.69亿元。
202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43个,其中,医院4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7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2个,乡镇卫生院44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441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5498张,公立医院实有床位3364张,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数733张。卫生技术人员共计938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00人,注册护士4187人,公共卫生人员89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技术人员177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294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503人;卫生监督所5个,卫生技术人员98人。全市每千人口医生数2.44人,每千人口床位数4.63张。
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开展“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569场次。
十一、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和气候
2022年,切实加强城乡建设,品质内涵有效提升。注重完善功能,实施城市东片区开发等项目50个,新增商品房10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61个,实施换热站大温差技术改造54座,新增城市绿地1090亩,市区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6%,入围自治区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城镇化率达到57.02%。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建成市区“六纵六横”绿波网络,修复破损路面28万平方米,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辆、机动车泊位2900个,疏通市区排水管网42公里,整治地下空间防汛隐患525处。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02公里、户厕1.05万户,实施清洁取暖“双替代”8万户。新建乡村振兴示范村39个,实施重点镇、美丽村庄建设项目23个,同心县折腰沟等6个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专题、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我市举行。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深入实施环罗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完成营造林32.2万亩,修复草原8.5万亩,保护修复湿地10.1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9.4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8.8%、54.7%。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七年全区第一。年末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
全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296天,占总天数的81.1%。细微颗粒(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9.7%。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升级值50.6分贝,交通干线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升级值62.1分贝。黄河吴忠段水质达到II类。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全年全市平均降水量209.3毫米,平均气温10.9度,平均风速2.4米/秒,无霜期212.7天。
十二、能源和应急管理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135.3万吨。实施庆华煤化干熄焦改造等技改项目28个,新能源建成并网规模1509.3万千瓦,塞外香食品等3家企业创成自治区级绿色工厂。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5.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9%。煤炭消费量(当量值,下同)增长9.8%,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6%,比上年增长11.9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9%,电力消费量增长7.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量150万吨,比上年增长93.9%,天然气产量1631万立方米,下降22.1%,累计发电量489.5亿千瓦时,增长0.07%,两年平均增长11.4%。
2022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起,比上年下降4.4%;死亡21人,比上年下降12.5%;受伤4人,比上年下降50.0%。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1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94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54人,直接经济损失28.9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4人/亿元。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7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48元,增长5.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238元,增长6.0%;人均经营净收入5709元,增长7.5%;人均财产净收入1096元,下降4.3%;人均转移净收入5505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0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190元,增长4.9%;人均经营净收入7318元,增长10.3%;人均财产净收入127元,增长11.6%;人均转移净收入1745元,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为2.05,比上年缩小0.03。
按常住地分,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822元,下降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53元,下降2.2%。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食品烟酒类支出5825元,增长4.3%;衣着类支出1670元,下降7.2%;居住类支出3189元,下降4.9%;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2184元,下降5.6%;交通通信类支出2682元,增长7.7%;医疗保健类支出1630元,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227元,下降8.9%;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416元,下降4.1%。农村居民食品烟酒类支出3937元,增长2.3%;衣着类支出803元,下降8.9%;居住类支出2566元,增长1.0%;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1129元,下降6.7%;交通通信类支出1712元,下降4.4%;医疗保健类支出1039元,下降11.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727元,增长1.0%;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241元,下降4.4%。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41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9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4%。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67万人,其中,参加机关事业制度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1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6.11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79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7.4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3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1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78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5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43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6891张。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管理中心5个。年末全市共有1256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8559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集中供养特困人员490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378人;全年临时救助32864人次。全年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3395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吴忠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延迟一年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
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公共汽车、公交车等数据来自市道路运输局;邮电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吴忠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吴忠银保监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全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旅行社、国内游客、体育比赛事项等数据来自市文化体育旅游广电局;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畜禽产量、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注册商标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城乡低保、社会供养、临时救助、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优抚对象数据来自市退役军人事务所;降水量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水土治理流失数据来自市水务局;自然保护区、林业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数据集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乡村振兴局和农业农村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吴忠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 公 报吴 忠 市 统 计 局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2023年3月27日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吴忠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快落实稳经济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 RAG-ES | 2024-09-12 |
一、综 合经自治区统计局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1.3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56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7%、55.8%、29.5%。三次产业结构为13.9:52.0:34.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26元,比上年增长3.6%。 | RAG-ES | 2024-09-12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出台并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退税减税降费23.9亿元,落实企业奖补资金2.3亿元,市场主体达到12.6万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26家,5个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全部降为C级,金积、太阳山、青铜峡三个工业园区产值均超过200亿元。 | RAG-ES | 202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