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子头乡
地名由来:因古时姚姓住房多为崖头打窑得名。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地处朔城区的西南端,是朔州市的南大门,是朔州、宁武、神池三市县的交汇处。东与沙塄河乡、红旗牧场接壤,南与宁武县阳方口镇毗邻,西与神池县交界,北与张蔡庄乡、北旺庄办事处相邻。全乡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14622人,户数4526户,党员470名,耕地面积79800亩,其中水浇地33000亩。2009年,全乡粮食总产4056万斤,蔬菜总产1.2亿斤,油料总产80万斤,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700元,中小企业总产值完成2.52亿元,增加值完成1.06亿元,营业收入完成2.4亿元,实现利润4795万元,畜牧业收入实现6800万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10年粮食总产4200万斤,总收入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元。 境内煤炭、铝钒土、河沙等矿产资源丰富,现有15万吨/年产煤矿一座,前寨煤炭集运站一处,中煤、同煤两大集团规划开采的特大型煤矿即将开工建设,即将成为全市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恢河(桑干河的源头之一)纵贯全境,水资源较为发达,河沙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朔州的十大景观之一 —— “十里钻沙”的所在地。全乡退耕还林还草30000亩,荒山造林26000亩,牧草资源丰富。北同蒲铁路(复线)、神木铁路和大忻二级公路纵贯南北,22个行政村都通了柏油(水泥)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日车流量达2.6万辆。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建有20万伏变电站一处,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的基站、网线、网点遍布全乡,电力资源优越,通讯发达。广大村民勤劳善良,乡风纯朴,是投资者的理想场所。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总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退耕还林还草、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大生态项目,发挥城郊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出了“发挥优势抓调产,创造特色举龙头,突出争先求发展,转变作风促落实,优化环境保稳定,小康文明创一流”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稳粮、增菜、兴工、突牧”的发展战略,全面启动了西部山坡区生态畜牧经济、河湾片精细蔬菜种植、河西片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梵南片玉米制种、青贮和大忻路两侧服务业五大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园区。以葱头、大葱、胡萝卜、元白菜为代表的蔬菜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格局,出现了梨元头、后寨、裕民、井子洼、窑子头、丰玉村、稻畦、青圪塔、梵王寺等蔬菜专业村,产品远销太原、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生态畜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以发展草食牲畜为主,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大畜发展到8900头,猪6300头,羊56000只。 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头并进;基层政权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计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进展顺利;社会保障工作卓有成效,扶贫帮困迈出了新步伐;乡党委、乡政府多次被区、市、省评为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市、区评为“平安乡”,一个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乡风文明纯朴、文化生活丰富、管理民主有序、村容整洁卫生的新窑子头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