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墩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7 05:11

地名由来:因驻地所在汪家墩,故名。

2016年8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汪墩乡第九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汪墩乡地处县城东北部,东与本县徐埠、土塘镇交界,南与大树、阳丰乡接壤,西与县城相连,北与左里镇隔新妙湖相望,都蔡公路、喆左公路纵横贯穿全境。1990年辖17个村委会;1999年合并新妙乡,增加了5个村委会,共辖22个村委会;2002年合并七角乡,增加了7个村委会,共辖29个村委会;2003年并村减组后,辖2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83个自然村,至今有10873户、42981人。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全乡均为汉族居民。1990年乡政府驻地源潭垄,2003年1月迁址喆桥集镇。喆桥集镇距县城不到10公里,距九江80公里,距景德镇只有10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汪墩乡属滨湖丘陵地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山,中部丘陵垄田交错,西部港汊纵横。平均海拔43米。最高点阳储山,海拔463.4米;最低点庆胜村塘边村,海拔14米。境内多为泥质岩类红壤,河港两岸为湖积潮泥土。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注入新妙湖。气候温暖,雨量充足。

全乡耕地面积2574公顷,其中水田1869公顷、旱地705公顷。山林面积5879公顷。水面面积540公顷。丘陵坡地1306公顷。全乡共有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18座,库容量2300万立方米。建排灌站32座,渠道总长132公里,可灌溉面积540公顷。

汪墩乡的经济主要由农业、林果业、乡镇个体企业与外出务工构成。汪墩属全县产粮大乡,2005年全乡粮食种植面积3578公顷,产量达19600吨。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后,汪墩的农业生产逐步呈现出都蔡线以粮食、蔬菜为主,中部以红薯、林果为主,新妙湖区以棉花、药材、水产为主的格局。2005年红薯种植面积340公顷,产量2400吨;棉花种植面积250公顷,产量400吨;油菜籽种植面积890公顷,产量1030吨;水产养殖面积530公顷,其中常规水产养殖424公顷,特种水产106公顷(珍珠、河蟹、青虾等品种);蔬菜总面积310公顷,其中常规蔬菜294公顷,大棚蔬菜16公顷;全乡经济林470公顷,其中茶叶36公顷,药材120公顷,常规林314公顷;果业面积330公顷,品种主要有大白桃、美国油桃、黄花梨、板栗、柑桔等。蒲塘的柑桔、土安的大白桃、杨储的板栗、古岭的大棚蔬菜全县闻名。退耕还林面积367公顷,主要品种有湿地松、板栗、杜仲等。

历史沿革:

清代,为汇泽乡,分设汪家墩市、新桥市。

1941年为和合乡、储峰乡、六合乡。

1942年属鸣凤区。

1943年属濒湖区。

1944年将和合、储峰、六合3乡合并为己立乡。

1946年2月分为己立、新桥2乡;6月,又并为己立乡。

1949年5月属环山区已立乡和金汤乡各一部分。

1952年,属一区,分设喆桥,新桥,林峰,源潭,汉暹,茅垅六个乡。

1956年4月,并为七角、茅垅、新桥3乡,属北山区。

1958年10月,撤区并乡,汪墩、茅垅、七角3乡并为汪墩乡。

1958年将喆桥,郭桥,杨湖并为杨洲(杨储)垦殖场。

1961年分设汪墩人民公社和新桥垦殖场。

1962年新桥垦殖场改为新桥人民公社。

1968年10月,新桥和汪墩并为汪墩人民公社。

将所属的重兴、紫藤、石树三个大队另设新妙垦殖场。

1982年10月,新妙垦殖场改为新妙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汪墩乡。

1999年新妙乡并入。

2002年七角乡并入。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