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古戏台

宁海古戏台

共 95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0:31

历史沿革

清初,建龙宫陈氏宗祠戏台。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潘家兴、家思、家瑜等倡建潘家岙潘氏宗祠戏台。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城隍庙戏台。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石云台、讳义鼎迁崇兴庙于石家宗祠左侧,崇兴庙戏台同时建造。
清咸丰四年(1854年),以胡寅阶为首事,资金由族内各房捐助,建岙胡胡氏宗祠戏台。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魏氏后裔建下浦魏氏宗祠戏台。
清末,建大蔡胡氏宗祠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戏台。
民国五年(1916年),建马岙俞氏宗祠戏台。
民国十一年(1922年),宗长潘达品偕首事将潘家岙潘氏宗祠戏台大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双枝庙戏台;城隍庙戏台重修。

建筑特点

宁海古戏台现存多处,散布于宁海县境内。戏台多建于清至民国时期,宁海古戏台彩绘藻井重叠多元组合,结构完美华丽,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戏台文化。代表者有崇兴庙戏台、岙胡胡氏宗祠戏台、下浦魏氏宗祠戏台、潘家岙潘氏宗祠戏台、双枝庙戏台、城隍庙戏台、龙宫陈氏宗祠戏台、马岙俞氏宗祠戏台、大蔡胡氏宗祠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戏台。
宁海古戏台大多设有藻井, 精美者有崇兴庙和岙胡胡氏宗祠三连贯藻井戏台、下浦魏氏宗祠和潘家岙潘氏宗祠的二连贯藻井,单藻井戏台数量更多。各藻井集美学、声学、雕刻、彩绘于一体,工艺精美。戏台完好保存着清代至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集上乘的美学构思、雕刻、彩绘于一处,展现了宁海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艺,传递着宁海独特的乡风民俗。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宁海的民间戏台一般都建造在祠堂和庙宇中,通常安排在纵轴线上,置戏台于主要位置,从前到后依次是门厅、戏台、正大殿、后大殿,左右为厢房,以戏台为中心,构建四合院式的建筑群。戏台的朝向与其他建筑相反,面向正大殿,对准神位和祖宗灵位。而戏台包括了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所谓藻井,民间又叫鸡笼顶,是古戏台顶部的圆形穹顶。藻井随着戏台的奢华程度而有所区别,而宁海古戏台通常有纵向排列两个或三个不同形式的相连藻井,顶心部分雕龙画凤,极尽精巧。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宁海古戏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