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乡
地名由来:境内原有杨林庙,乡以此得名。
乡境内原有杨林庙,乡由此得名,位于市境西北部。东与如意乡接壤,西和湘乡市白田乡毗连,南与韶山乡相邻,北和宁乡县麻山乡交界。辖区50.46平方公里,现有联邑、林业、瓦坪、新溪、石屏、纯和、良和、杨林、善扶、云源、凤形、白翎、磨石村等13个行政村,212个村民组,1801户,17360人,全村耕地面积12909亩,其中水田11594亩。2003年,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3384元。有党员620名。现在是第12届人民政府和第11届0委员会。政府的直属单位有:党政办、司法所、计育办、企业办、农办、财税联合增管办和武装部等部门。
境内群山环抱,石屏山、谷皮寨、天子山、罗仙寨形成天然屏障。中部为一盆地,土地肥沃。韶河发源于罗仙寨南麓。有市内仅存的佛寺——报恩寺。0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上将出生于纯和村山下屋场。
境内交通便利。韶山到湘乡市壶天、金石乡和宁乡县灰汤的公路都在境内经过,乡有自办班车直通湘潭市、湘乡市。 乡办企业、个体企业较为发达。乡镇企业总产值25840万元,创利税550万元,全乡共有个体工商户700户,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60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2760元。
农业总产值为3780万元,粮食总产量1.05万吨.出栏生猪1.82万头,饲养家禽6万羽.全年完成水利投资8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6处.农业结构调整面积580亩,推广优质水稻2500亩.生猪、黑山羊、梅花鹿、花卉苗木等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全乡养殖良种母猪1800余头,存栏黑山羊1500多头,梅花鹿30多头,花卉苗木30亩.
有企业8家,有学校9所,支部19个,党员660人。乡设卫生院,村有医疗点。
乡政府设于杨林村原蒋氏宗祠。
磨石窑址
磨石窑址位于韶山市杨林乡白翎村东塘组,当地居民谭四成宅后山边缘,面积约2900平方米,呈带状分布。文化堆积厚0.3-1.5米。曾采集有青白釉瓷碗残片和坯模等。为我市元代重要窑址,对我市元代文
窑山坨窑址
窑山坨窑址位于韶山市杨林乡杨林村长春组窑山坨南坡,分布面积约98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2-1米。曾采集有青白釉瓷碗残片和窑具垫圈等。为我市元代重要窑址,对我市元代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现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杨林乡境域属湘潭县七都。
民国初年,属湘潭县西乡第二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湘潭县第九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湘潭县清田乡。
1950年,属湘潭县第三区。
1955年,撤区并乡,总称杨林乡。
1958年,撤乡,总划分韶山人民公社。
1961年,原韶山人民公社划分5个公社,韶山、永义、如意、银田、杨林。
1984年,改为杨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