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达齐牛录关帝庙
共 208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2:19
历史沿革
清三十三年(1907年),纳达齐牛录由安班巴格迁移到现址后,锡伯营八旗军民合力积银捐资建成纳达齐牛录关帝庙。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左右,由保恒主持修葺一次。
1952年,纳达齐牛录关帝庙被砸毁,关帝庙和娘娘庙大殿及门厅,被生产队用作库房,其余建筑不复存在。
2016年11月17日,纳达齐牛录关帝庙修缮工程竣工。
建筑格局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平面图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关帝庙建筑规模不大,类似普通百姓家的院落,四周筑有高大围墙,门厅两侧是木栏隔房,塑有守门神像和关羽的坐骑赤兔马。沿砖铺路面走进庭院,东西两侧据说原有鼓楼、钟楼建筑,今已不存。关帝庙西侧建有娘娘庙,北面是图公殿。纳达齐关帝庙整个建筑都采用砖雕、木雕艺术,配有彩绘、泥塑。
主要建筑
正殿
关帝庙正殿坐北朝南,长10.4米,宽9.4米,砖木结构,建筑形成廊檐式。原供奉关帝半坐像,左右两侧塑关平、周仓像,均已毁。正殿门廊的两侧横梁上绘有“刘邦斩白蛇”等故事画面。
娘娘庙
娘娘庙长10米,宽8.4米。娘娘庙供奉云霄、琼霄、碧霄娘娘。
图公殿
图公殿
图公殿也称图伯特纪念馆、图公祠堂,长16米,宽10米。
文物遗存
关帝庙壁画
关帝庙正殿内的壁画除一小部分损坏脱落外,其余大部分比较完整、清晰可辩。关帝庙正殿北面绘制“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山河风景”“羊只吃草”等壁画。正殿东西两壁上,采用连环画的表现手法,绘制有《三国演义》壁画各12幅,包含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战黄巾”“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诛颜良”“夜读春秋”“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三国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关羽生平经历,每幅画面右上方都有题记,说明画面的内容。
关帝庙壁画
娘娘庙壁画
娘娘庙壁画除“青龙吐水”“两鹿吃灵芝”“鸳鸯戏水”等山河图外,还有《封神演义》里的有关故事,据传这些均出自锡伯族民间画家格封之手。
历史文化
关帝信仰
清康熙三十六年(1707年),在沈阳市修建的太平寺(又称锡伯家庙)中,除供奉释迦牟尼等诸佛外,还供奉有关公、周仓等,这是锡伯族设庙供奉关公之始。至清道光年后,锡伯族对关帝和娘娘之笃信已超过对其他神灵的信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是当年奉命由东北整体迁徙而来的,一向视关公为最崇敬英雄。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聚居的八个牛录里,都建有关帝庙,关帝庙西侧都建有娘娘庙。
传说轶事
清道光六年(1826年),清军平定和卓后裔张格尔之乱,在浑巴什尔河战役中,500名锡伯族将士与上万名叛匪激战,寡不敌众,危在旦夕,在此紧要关头,关羽从天而降,率领锡伯族将士奋勇杀敌,迅速扭转了战局,大获全胜,为清政府奠定了平叛的基础。因关羽屡次显灵,帮官兵大败乱军,清朝政府发布上谕称:获得胜利“皆仰赖关帝威灵显赫”,于是清政府在关羽的封衔上再加“威显”二字。锡伯营官兵一千五百人铸钟一口置于内,钟扣铸有关羽头形,钟身刻有“忠义神武仁勇灵佑诸神帝君”铭文,以示边防将士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于关羽的敬仰。
活动建设
每逢农历五月十三,纳达齐牛录关帝庙举行“磨刀节”庆祝活动,众人祭祀关帝,举办宴席,名曰“替关帝磨刀”。
每逢大年,纳达齐牛录关帝庙举行“米安珠拉”庙会,家家户户都捏做“珠拉”(油灯),焚香供祭诸神,并请萨满、尔其跳神。
每逢“端午节”“四·一八”(),官兵百姓集中在纳达齐牛录关帝庙,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众人共食大锅肉饭,以示全牛录人和睦一心。
保护措施
1999年,纳达齐牛录关帝庙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1月,伊犁州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复查纳达齐牛录关帝庙并建档。
2012年3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纳达齐牛录关帝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