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
地名由来:重庆简称渝,该区因为地处重庆市城区中部得名。重庆市境内的嘉陵江古称渝水,因此重庆简称渝。
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三峡博物馆
重庆三峡博物馆
重庆三峡博物馆
2023年5月,公安部公布拟命名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候选对象名单,渝中区入围。
2023年5月,渝中区被列为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入选地区。
2023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渝中区入选。
2022年12月,渝中区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7月,渝中区“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4月,渝中区被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2021年10月,渝中区解放碑-洪崖洞街区、贰厂文创街区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1年8月,渝中区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市辖区),位列第67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渝中区人口数量为58.87万人,位列重庆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7位。
+查看更多渝中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呈半岛形状,是一座山川秀美的江城和山城,是长江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巴渝文化发祥地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曾是巴国国都、大夏国国都、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陪都和0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为重庆市第一区,1955年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在重庆市区划调整中更名为渝中区。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行政中心。0重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0、市政协委员会和驻军领导机关均驻在渝中区。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商贸、信息、金融、文化中心和水陆客运交通枢纽。据区统计局资料,2008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GDP)达到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1.4亿元,比上年增长36.6%。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商贸中心。2008年,全区商贸销售总额达895.5亿元,首次突破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社会消费品总额247.3亿元,增长19.2%。全年“五大商圈”实现商贸销售总额6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金融中心。2008年,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年末银行存款余额为1877.9亿元,增长35.9%,占全市银行存款余额的23.2%。全年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31.5亿元,增长55%;保险业实现营业收入67.6亿元,增长81.2%;证券期货业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比上年下降16.8%。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文化中心。辖区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有文物古迹94处;文化资源丰富,三峡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坐落于此,有市歌剧院等4家市级艺术团体;文化产业发达,有重庆出版社、重庆日报、重庆新华集团、重庆广电(总台)等四大集团以及全国知名媒体《电脑报》、《商界》等。是全国的文化名区。2008年,举办种类大型文化活动117场。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高地。2008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5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38所;全年普通中学招收学生9628人,职业中学招收学生1877人,小学招收学生542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693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451人,小学在校学生34023人。是重庆市的素质教育实验区和德育实验区。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348个,其中医院20个,卫生技术人员8857人,床位6538张。是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水陆客运交通枢纽。区内的重庆火车站是成渝、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重庆汽车站是全市最大的公路客运中心。朝天门港口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客运港口,使渝中区成为重庆市联系全国各地的窗口。
近年来,渝中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现代大都市风貌初步显现,人民生活步入较为宽裕的小康阶段,社会安定祥和。
渝中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巩固提升渝中区的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基础教育、医疗卫生高地和水陆客运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渝中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山水相依,水天相映。全区水陆域面积23.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54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办事处、76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60万,常住人口70万,日均流动人口30万人次左右。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5亿元,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6.3亿元,实现商贸销售总额7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7.5亿元,二、三产业比重9.1:9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5000美元。作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中区具有“四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地位。
渝中区是重庆的金融中心。区域内聚集了全市90%以上的市级金融机构、汇集全市90%以上的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形成了以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为核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为主体,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功能辐射全市及周边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形成集律师、会计、审计等服务金融业发展的完整配套。2007年全区金融业实现GDP44.8亿元,创造了全区23.66%的区级税收收入,实现了全市20.16%和39.48%的存、贷款余额,是全市金融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渝中区是重庆的商贸中心。区域内商业网点密集、业态丰富,汇聚了重庆商社集团、美美时代百货、太平洋百货、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王府井百货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影响力、辐射面不断扩大,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1/8强。
渝中区是重庆的信息中心。区域内集中了重庆电信、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出版集团、西南信息中心等全市主要的邮电通信、新闻媒体、网络媒介、出版机构,以及一大批行政机构,是各类信息资源的富集之地,同时,信息要素市场体系日臻完善,连接到户、辐射四方的信息高速公路初具雏形,政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走在前列,在全市信息汇集、交流、扩散中的地位作用突出。
渝中区是重庆的文化中心。作为重庆的“母城”,三次建都、四次筑城,历史悠久,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的发源地,是重庆文化的“根”和“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通远门古城墙遗址公园、市规划陈列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传承城市文脉,解放碑CBD周末音乐会、人民广场全民健身等群文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精彩活跃,文化市场繁荣规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渝中区是重庆的基础教育高地、医疗卫生高地和水陆客远交通枢纽。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8%,高质量高水平“普九”,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普通高中全部进入全市联招学校行列,教育事业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基本形成以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区域性医疗卫生高地,各类医疗机构406家,其中市级以上医疗机构13家,三甲医院9家,占全市三甲医院的1/2;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9.93个、医护人员23人。区域交通网络便捷快速,重庆火车站年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以上,重庆汽车站是全市最大的公路客运中心,朝天门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客运港。
当前,在-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和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大背景下,重庆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渝中区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握重庆实施“一圈两翼”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服务强区、创新活区、人才兴区、实干立区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效益渝中、魅力渝中、活力渝中、和谐渝中建设,努力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同时,全力打造重庆的金融核心区和总部基地。
区人民0地址、邮编、网址、公开电话
地址: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
邮编:400010
网址:www.cqyz.gov.cn
公开电话:6381444463847265
邮箱:yz@cq.gov.cn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