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洋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09:30

地名由来:涪洋镇因涪洋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务川自治县涪洋镇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24公里,东接都濡,南邻黄都,西交正安,北连泥高。总面积220.9km2,耕地面积44475亩(其中:田19965亩),辖9个行政村,175个村民组,11161户,44236人(其中:农业人口41405人)。其独特的“高原风光、江南情调、仡佬风情、田园牧歌”是对涪洋最好的诠释。

涪洋地形复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当海拔1600多米的珍珠,木浪还冰柱倒挂,弥雾连天时,海拔600米的涪洋河畔已风和日丽,桃花盛开。境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9℃,全年无霜期325天,年降雨量1100㎜。

涪洋资源富集,开发价值可观。全镇有林地112764亩,其中森林面积53639亩,森林覆盖率达41%。镇内有池塘15座,水库2个,堤水站2座,倒洪管3坐,石拱渡槽1座,大小水利设施共54处。蜿蜒的涪洋河起源丝棉,属洪渡河流域,河水清澈透底,无污染,全程约35公里,流量为2.5~20m3/s, 可开发小型水电站。镇内牧草资源丰富,牧羊沟草场3000多亩,黄柏塘草场2000多亩,木浪卧龙桥草场2400多亩。特色农产品“珍珠米”闻名务、正两县,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色泽诱人,供不应求。双河萤石矿储量达300多万吨,其品位居全县之首;珍珠煤矿储量达20多万吨。全镇有剩余劳动力11512人,是全县的劳务输出大镇。

涪洋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主要以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为主,其土家族文化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巴人”的记载(“巴人”是土家族的先民)。宋代时期,涪洋人就掌握了利用水车灌溉农田的科学技术。涪洋历来重视教育,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之乡。民国时期,柏杨火石溪出了个杨家凤,先后任-某部团长、湄潭县长、凤岗县长、-某中央军某师军务总办。其人戎马一生,是川、黔交通线上过境行商的保护神。新中国成立以后,涪洋镇也培育和造就了不少杰出人才,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民风民俗至今沿袭,民族古文化灿烂多彩。春节期间要“唱花灯、玩龙灯”以示庆贺,娶亲要抬花轿,生孩子要泡“月米酒”,喜事、丧事要吹“吹打”、“唱高台戏”等。这些纯朴的民风自古沿袭至今,愈演愈浓。坪山系列民族文化《引兵土地》、《周昌大将》、《洗手磨刀》、《关爷扫邪》等傩戏片断和《蹬转》、《吊斗》、《悬心》、《定身》等绝活在全县乃至周边地区堪称一绝。特别是傩戏系列绝活的现场表演,让人们充满一种无法想象的神奇色彩。同时,还发现坪山向氏家族一位73岁村民向维明收藏了一批古旧书籍,其中被称为神书(或叫天书)一箱、医书一箱、耍书一箱。

金银洞宋墓,其结构、图案、雕刻独特,工艺精湛,现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另有珍珠“狮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六团二营于1950年9月28日击毙恶贯满盈黔东北大匪首史肇周的地方,该处地势险要,有“一线天”之称。巴村、岩溪等地民间古宅建筑群、雕梁画栋,极有收藏保护价值。坪山石笋峰是乡村休闲观光值得一游的好风光。

全镇的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镇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能力,紧紧围绕镇党委、0提出的“强基础、抓产业、重民生、谋发展、构和谐”工作思路和“黔东北物流中心,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乡村旅游消暑胜地,重要出口通道”的发展构想,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不断在思路上求创新,在发展上求突破,在工作上求实效,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集镇品位,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四在农家”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项工作上新台阶,把涪洋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历史沿革:

隋代,属高富县。

唐永徽年间(650—656年),撤高富县,划归务川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成立涪洋乡。

1953年,划为小乡。

1958年,属涪洋公社。

1984年,改涪洋区。

1992年,改涪洋镇。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