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坝南诏城址
西山坝南诏城址,位于城北2公里处的西山缓坡地段,东为观音塘、陈家巷,坐落于古河道岸边,南临县城至固东公路,西靠金塔坡,九龙吐水,北临三岔沟(又名大杞沟),城址道路及建筑遗迹分布范围约1.6平方公里,地形为东低西高之缓坡,沿坡之上有若干台地,每个台地上均发现建筑遗存。
文化
建筑特点
西山坝南诏城址最引人注目的遗迹当数纵横交错的大小街道,已辨明的共八条,按横三纵五排列。其中纵横两条中心大街在城区中上部呈“T”字形相交,路宽达17米,均用本地火山石铺成覆瓦形,两侧有排水沟道,建筑十分规范。
历史
历史沿革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唐王关系亲密友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双方的经济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唐王的目的,就是要以中原的文化思想来改变南诏文化。以至唐王朝大力资助南诏青年到中原学习,直接免费向南诏子弟传授中原文化。在贞元十年后的50年间,一方面是由于唐王朝对南诏文化政策比较优惠、开明,同时南诏虽成为强大的国家,但仍虚心学习先进的文化,因而派大批青年到成都乃至中原学习。这些学子回来,对南诏的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又进一步密切了南诏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南诏大理国的统治者也积极主动地吸收中原文化。盛罗皮在元贞二十四年兴建城池,加强军事,巩固国防,效唐建寺观庙宇。如昆明的拓东城,巍山的巄屽古城,保山的拓俞古城。
文物保护
1993年,西山坝南诏城址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西山坝南诏城址的房基遗迹众多也是该城址的一大特点,房屋多临街而建,依照地形逐级而上,成片相连。其中以城区中上部的豹子窝台地建筑群最具特色,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总体面积近“回”字形,庭院正中为一高大方形土台,似为突出中心建筑而设。台基正面有一宽约2—5米的直道角接中心大街,其余各侧以北较低矮窄长的建筑台基连接环绕,布局设计具有典型的唐宋建筑规格,是当时以封建皇权为中心统治思想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