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家庙
锡伯族家庙
共 1730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清四十六年(1707年),众锡伯筹银六十两,购房五间,建立太平寺。
清十七年(1752年),协领巴岱等锡伯众力,扩建三大殿,两配殿各3间,正门3间,并恭请三世诸佛,形成真正寺院的规模。后又经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庆八年(1803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扩建,寺庙日臻完善。
锡伯族家庙年久失修,于解放前就已遭到严重破坏,多数建筑被拆除,就地建了厂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与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锡伯族群众一再提出修复太平寺的要求。在辽宁省、沈阳市委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于1983年修复了三间中殿。
2003年,沈阳市投资4000余万元,对锡伯族家庙整体环境进行改造,恢复家庙历史原貌。
建筑格局
锡伯族家庙,也称太平寺,占地面积为1240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58平方米,整个寺院近似长方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东西两院,中间由一道1.5米高的花墙相隔,花墙中间有两座月亮门连通两院,围墙高2米,厚0.4米,周长250余米,院内有殿房35间。主要建筑有山门、前、中、后三大殿,东西配殿等,殿内塑有三世佛、宗喀巴佛、五护法神、四大天王等神像。
锡伯族家庙仅存中殿3间,为硬山前廊式,灰瓦顶,柱为朱红地仗。前殿、中殿和大殿都位于一条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殿和中殿之间,东西两侧有厢殿各3间。前殿正东有正门。后殿西侧有一座关帝庙,东侧有文昌殿和龙树殿。龙树殿东边有3间禅房,是住寺喇嘛居住的地方。靠东墙有10间房,也是寺内喇嘛僧徒居住的地方。北侧有一扇小门通往实胜寺。锡伯族家庙的东西两院由一道1.5米高的花墙隔开,花墙中间有两座月亮门,使得寺庙院中有院,显得古朴典雅、肃穆静谧。
前殿,又称天王殿,高约7米,青砖筒瓦,前出廊檐后出厦。此殿前门是锡伯族家庙的大门,平时不开,聚会时才开。前门的正上方悬挂一块长方形黑漆木匾,匾面右起横刻“锡伯族家庙”四个贴金斗方字。
中殿,位于前殿之北25米,东西长11.3米,南北宽9.7米,高约8米。廊檐下绘有绚丽多彩的佛家各种图案。殿内正面供奉高1.6尺的木刻三世佛,即释迦佛、燃灯佛、弥勒佛。西边供龙王,东边供财宝天王。
后殿,又称大雄宝殿,位于中殿之北约22米,比中殿略大,是家庙的正殿,也是庙内主体建筑。南面有门,门前铺砖为台,台之东、西、南三面中部均有条石铺成的五级台阶。殿高约8.7米。建筑结构与中殿相似,也是青砖简瓦五脊六善,前出廊檐后出厦,在廊檐东西两边各建有造型美观的.拱券形门。
后殿东西两侧,各有小殿,比后殿后缩1.5米、矮约1米。青砖简瓦,清水脊。西侧是关帝庙两间,与大殿相连。东侧是文昌殿两间,与后殿相连。配殿位于中殿东西两侧,均为青砖简瓦,前后有廊檐。西配殿三间,红砖青瓦;东配殿四间,是喇嘛诵经堂。
锡伯族家庙正门3间,在前殿东约15米处,与前殿在同一水平线上。中间为门洞,门外正上方砖上刻有“太平寺”三字,平时均由此门出入。僧房,位于寺院东侧,坐东朝西9间青砖瓦房及一间偏房,是住庙喇嘛居住的地方。禅堂3间,位于僧房北部,青砖仰瓦,是大喇嘛的诵经堂兼寝室。庙的西南方是胡仙堂,俗称小庙,坐北朝南,高约2.5米,长约2米,宽约1.5米,为青砖仰瓦。
锡伯族家庙是先民集资修建的唯一民族遗产,已成为锡伯族同胞缅怀祖先、进行传统教育的基地。锡伯家庙的建立,反映了当时锡伯族的宗教信仰,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锡伯族家庙(太平寺)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1985年3月,锡伯族家庙被沈阳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锡伯族家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锡伯族家庙(太平寺)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