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崇福宫
共 224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08
历史沿革
登封崇福宫创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
唐高宗时期(650~683年),在万岁观内建太乙祠。
宋真宗时(998~1022年),把观提升为宫,更名崇福宫。宋时崇福宫规模宏大,不但是道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名儒著书讲学之地。其中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崇福宫完成的。
元朝建立后,崇福宫演化为纯正的道教场所,建有七真堂等,成为全真教道场。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攻下东京汴梁城,崇福宫焚于兵火。
明成化九年(1473年),进行修复。次年,太监郑同、顾恒、宁瑾、中官蓝安游中岳时,又捐资重修了崇福宫,使之恢复汉、唐、宋之盛况。
登封崇福宫
2009年,登封市文物局委托河南大学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对崇福宫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制订了《登封市崇福宫复原设计方案》。该方案报经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审核批准后,文物局组织实施了复原工程。一是一期投资近百万元,对泰山殿、玉皇殿、三元殿和龙王殿进行了维修保护,维修面积约400平方米。二是拆除宫院内猪圈、鸡舍和房屋等所有不协调的建筑物及构筑物近万平方米。三是二期复原工程投资400余万元,复原了山门、保祥殿、东配殿、西配殿四座建筑,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圈设围墙300余米,加固垒砌挡土墙300余米,院内路面铺装1000多平方米。2010年,二期复原工程基本完成。
建筑格局
主要建筑
玉皇殿
玉皇殿为崇福宫最后一进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三间,为砖、石券拱而成的无木建筑,灰色筒瓦硬山房,墙厚1米有余,内供玉皇大帝。
三元殿
三元殿为玉皇殿东配殿,面阔三间,灰色筒瓦歇山房,四角施有四大组转角斗栱,后檐和两山各施五组斗栱,前檐有八组斗栱。这些斗栱都是用砖磨制雕刻而成,古朴坚固、美观。
泰山殿
泰山殿为原老君殿前西配殿,面阔五间,出前檐硬山建筑。
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玉皇殿东北200米处,面阔三间,亦为出前檐硬山建筑,太乙泉水从龙王殿下汩汩流出。
泛觞亭遗址
泛觞亭遗址
泛觞亭遗址位于龙王庙前,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建造,亭基是用大块青石砌成,高约60厘米,长约460厘米,宽厚约97厘米,中间装砌有青石刻制的九曲石畦(水道),或叫“曲水流觞”,一般俗称“黄河九道弯”,畦宽15厘米,北面刻有两个道口,入口处深8厘米,出口处深8.5厘米,形成细微的斜度,把龙王殿内的太乙泉水,从入口引入石畦,九曲以后,从出口缓缓流出。
文物遗存
石碑
登封崇福宫存古碑7通,分别是嵩山登真寇谦之传碑、长春全德明应丘真君碑、元圣旨碑、嵩阳崇福宫修建碑、皇清羽化大炼师讳教林号少华子陈公之墓碑以及两通无名碑。寇谦之传碑,阴刻有元蒲察大使索海市诗。嵩阳崇福宫碑修建碑上有“长春丘真人、乔志嵩”等字样,碑阴有“长春全德神化明应”字样,并有“清云虚静妙渊真人、清虚了悟真人、昭光惠照真人”等字样。长春全德明应丘真君碑,碑阳有“维嵩之峨峨兮,峻极于天……重阳之挺出兮,首全真之教”等铭文,加之碑阴的“方丈、仓库、馆舍、三清殿”等字样。
历史文化
历史记载
“(崇福)离宫掖东,殿阁千楹,累朝于兹避暑……真宗以方士符瑞,大兴土木……丁谓(宰相)为修宫使,役工日至三四万,辇四方难致之物,遣所在官取以给用。宫成,总二千六百一十区(单元)。”这是清朝康熙进士,做过广东高要县令,仕至礼部尚书的河南登封人景日昣著的《说嵩》一书对崇福宫的描述。
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陆游撰《洞霄宫碑记》,称它在宋时“与嵩山崇福宫独为天下宫观之首……其地望之重,殆与昭应、景灵、醴泉、万寿、太一、神霄宝箓为比,他莫敢望。”
相关人物
历史上,主管登封崇福宫的官员名儒先后有: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颢、程颐等百余名人。
巨著《》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文物价值
登封崇福宫是嵩山重要的文化地标,记录了天地之中在政治、宗教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登封崇福宫内无梁殿建筑对研究嵩山地区拱券式建筑及河南地区的无梁殿建筑提供了实物素材。作为名道主持道场传业授徒的地方和北宋时期保守派的“政治避难所”,对研究中国道教史(北天师道、全真教)和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政治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登封崇福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登封崇福宫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万岁峰下。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崇福宫,路程约4.2千米,用时约9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