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楼遗址

共 3575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0:20

历史沿革

闰楼遗址发掘现场
2008年9月29日,闰楼遗址经过部分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265座,多为商代贵族墓葬。

遗址特点

综述
闰楼遗址是一处大型商代晚期贵族墓群,面积达150万平方米。闰楼遗址墓葬以中小型墓葬为主,成组排列,多设有二层台及腰坑,殉狗之风盛行,随葬器物组合为鼎、觎、爵、戈等。该墓地墓葬形制多样,既有排列有序、相对集中的贵族墓葬群,又有结构小而精的武士墓葬,还有简陋的平民墓葬,对研究晚商墓葬形制和丧葬习俗有着重要价值。
墓地分布
闰楼遗址墓葬
墓地北部略高,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根据墓葬分布状况,将墓地划分为三个发掘区,由西向东分别为I区、II区和III区。I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岗,当地群众称为“老龙头”。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450米、东西宽100~225米,总面积67500平方米。共布10米x10米探方个,发现井三眼、灰坑三座、幕葬二百一十五座。土岗均有墓葬分布,但不集中,土岗北侧多成组墓葬,东西排列,较规整,规格也很高,但盗扰严重。岗脊之下分布两排中型墓,面积多在5、6平方米以上,排列有序。其余墓葬分布在岗脊东侧的土坡之上,较密集,不成排,中型墓和小型墓交叉分布。西侧墓葬分布零星,且有唐、宋、清时期的墓葬。
II区位于I区东侧的台地上,南北长320米、东西宽130~250米,总面积8800平方米。共布探方十三个,发掘墓葬十座。墓葬分布较少,文化层单纯,有井、灰坑等遗迹分布。多为小型墓,有唐代和明代墓葬。
III区位于II区东侧南北向的土岗上,南北长800米、东西宽150~350米,总面积200000平方米。共布探方十五个,发现井一眼、房屋基址二处,发掘墓葬四十一座。墓葬相对集中分布的有二处,其他较为零散。
地层堆积
闰楼遗址墓地地层堆积主要分布在I区南部和西部,文化层10~70厘米。通过铲探,在1区中部发现一片浅灰色沙质土,分布面积约600平方米,沙质土,东部较薄,分布不均,发现商代灰坑、井等遗迹。II区、III区有零星商代灰土层,发现房基、灰坑、井等遗迹。
墓葬地层堆积,墓口以上的地层堆积有两层。第1层:耕土层。厚20~40厘米。黄褐色,质松软。包含烧粒、炭粒及近代瓷片植物根茎和商代遗物。第2层:商代文化层。深30~80厘米,厚10-70厘米。灰褐色,质较硬。包含烧土粒、炭粒、石器残块、铜器残片、陶片等。陶片较多,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色以黄褐色为主,灰陶次之,有部分白色硬陶。以绳纹和素面为主,刻划纹次之。可辨器形有簋、鬲、尊、豆、罐等。
墓地形制
二百五十五座商代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未发现墓道及殉葬坑。墓口与墓底同大。
墓室,长1.6~4.15米。大多数墓葬长2~2.8米,此类墓占总数的65%。宽0.38~2.3米,宽大于2米、小于0.7米的较少。深0.36~4.35米,大多数墓葬深1~1.8米。墓室面积较大者为6.84~9.55平方米、小者为0.6~1.08平方米,绝大部分为2.5~3.75平方米,小于2平方米或大于4平方米的墓葬都较少。
墓向,墓的方向可分为北向、南向、东向三种,北向墓葬又分东北向和西北向,0~30度东北向墓葬占总数的89%,330~359度西北向墓葬占总数的0.94%。方向为190度的南向幕葬四座,占总数0.15%。东向墓葬仅一座,占总数0.04%。
结构,可分为二层台、腰坑两类。大部分墓葬都有二层台,其中墓底四边都有二层台者居多,少数墓葬只三边或两边有二层台,没有二层台的可能与不用棺椁有关。腰坑,长方椭圆形坑。一百七十二座墓有腰坑,其余破坏过甚,形制不明。腰坑长度多0.6~0.9米、最长1.4米、最短0.3米,宽度一般0.25~0.4米,最宽0.46米、最窄0.2米。深度一般0.16~0.35米、最深0.55米、最浅0.06米。
葬具
绝大多数慕葬有棺,木质单棺,仅M31有椁痕,有的棺内残留有席等织物痕迹,棺灰内残留黑、红色漆片,由于保存情况不好,或经过扰动,清理不出形状,部分墓底铺有朱砂。部分小型墓未发现棺木,用席等殓葬。棺室长度一般2~2.6米、最长4.15米、最短1.4米。棺室宽度一般0.45~0.9米,最宽1.26米、最窄0.26米。墓室的高度较难测得准确数据,由于墓室上部填土的挤压和二层台的坍塌,导致棺木塌陷错位,大部分棺室高度为0.2~0.35米、最浅0.05米、最深0.55米。
墓主
墓主骨架普遍保存较差,能清理出形状者均为直肢葬。其中仰身葬一百零五座,侧身葬一座,俯身葬一座,葬式不明者一百一十座,未见人骨者三十八座。
殉牲
殉狗较普遍,多摆放在二层台两侧及脚部,数量一般一至二只,最多殉六只。墓室填土及腰坑中也有殉狗,但不多见,个别殉狗旁放置有铜铃。有的肢体有捆绑姿态,似为下葬时活埋。解剖腰坑时,除发现有殉狗外,还发现有小型禽类碎骨,由于破碎严重,无法确定种属。推测稍大些碎骨应为鸡或飞禽类,稍小的为鱼类。
随葬品
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青铜容器一般放置在墓主头端或两侧二层台上,部分置于足端二层台上。有将青铜容器打碎放在二层台上的现象,疑为“碎器葬”。觚、爵置于头部两侧,兵器放置在墓主腰旁或肩部,从残留木柄痕迹看,也有放置在胸部或足部者。铜铃放置在二层台及慕主头部,个别出于墓扩填土的四角。玉器多置于墓主头端、口内、胸前及腰部,头端、口内多放置玉管饰,胸部、腰部多放置玉鱼、柄形器、玉璜等。陶器一般置于头端二层台中部或两侧,置于足端者较少,一般只放一件,个别放两件,以陶簋为主。

文物遗存

综述
闰楼遗址出土有青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共275件。陶器器形有簋、尊、鬲、豆、罐、瓶、瓿、箕形器、圆饼、纺轮等。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褐陶占一定比例,有少量夹砂灰陶和褐陶。纹饰以绳纹,另有弦纹、刻划纹等。绳纹主要施于鬲、簋、罐腹部,个别高施粗绳纹。弦纹、刻划纹多施于簋、罐口部、腹部及足部;青铜器包括尊、斝、鼎、觚、爵、铃、钺、戈、刀、簇、锛、凿、矛、勺、轭首等;玉石器可辨器类有虎、簪、璧、鱼、管饰、柄、面饰、觹、铲、勾云形饰、戚、圭、有领玉瑗、璜、柄形器、玉饰件、绿松石饰件等;石器包括簇、匕、簪、锥等。
铜鼎
闰楼遗址出土铜鼎
高21.2厘米,口径15.9厘米,腹径14.7厘米,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藏。口微侈,唇口较厚,双立耳,腹微鼓,下承三柱状足,较粗通体素面,腹部留有范铸痕迹。
铜爵
闰楼遗址出土铜爵
铜爵长17.8厘米,宽9.3厘米,高20.4厘米,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藏。流部宽厚上翘,两柱在流与杯口的交界处,上设伞形帽。杯体为圆卵形,圜底,上部饰三道凸棱,下承三棱椎形实心足,足尖外撇。杯体一侧有鋬,素面。
铜舰
闰楼遗址出土铜舰
铜舰口径14.4厘米,底径8.7厘米,高24.8厘米,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藏。喇叭口,高体细腰,高圈足,折底,颈部素面,腹及圈足饰四扉棱,以扉棱为鼻脊饰饕餮纹。
玉柄形器
闰楼遗址出土玉柄形器
玉柄形器长8.2厘米,宽1.7厘米,厚0.5厘米,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藏。玉料青色,体扁长,表面光滑,一端有凸样,另一端残。
“癸酉”铜鼎
闰楼遗址出土“癸酉”铜鼎 
“癸酉”铜鼎 口径17.5厘米,高21.8厘米,驻马店市博物馆藏。口微侈,唇口较厚,双立耳,腹微鼓,下承三柱状足,较粗,腹饰四扉棱和饕餮纹。腹壁内侧有铭文“癸西二字。
饕餮纹铜伽
闰楼遗址出土饕餮纹铜伽
饕餮纹铜伽,驻马店市博物馆藏喇叭口微内敛,高体细腰,高圈足,折底。颈部饰蕉叶纹和饕餮纹,颈下端饰蛇纹,蛇头部宽大,眼睛突出。腹及圈足饰四扉棱,以扉棱为鼻脊饰饕餮纹,所有纹饰均以窃曲纹为底纹。

研究价值

闰楼遗址墓地面积大,古墓葬分布密集,墓地及墓地周围还有商代遗址分布,为研究淮河流域上游晚商文化及淮夷集团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学术资料。

所获荣誉

闰楼遗址考古项目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保护措施

闰楼遗址碑
2019年10月,闰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闰楼遗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付寨乡付寨村闰楼北。

交通信息

自驾:自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闰楼遗址,路程约19.7千米,用时约30分钟。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