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遗址
灞桥遗址
共 143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5
历史沿革
1994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灞桥镇柳巷村村民在灞河河道挖沙,在2米深处发现石刻龙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往勘察、发掘。考古专家通过论证,证实这是西安隋代灞桥遗址。
2004年,对灞桥遗址再次进行发掘。
遗址特点
1994年在灞桥遗址发掘清理出3孔桥洞,4座桥墩,总长约20余米。桥墩由石条砌筑而成,呈南北方向跨灞河往两岸排列;主体造型为船形,迎、背水面均为尖状(即分水尖),上部安装石雕龙头,系采用圆雕和浮雕技法结合而雕成,造型精美、大方。四座桥墩造型、大小基本一致,长9.25~9.57米、宽2.4~2.53米、残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皆用石条铺成长方形底座。从残存情况看,这是一座多孔石拱桥。其基础处理是:先密夯木桩,木桩上面铺以方木,方木之上再平铺石板。石板总宽17米,超过桥面6米。至今原有的木桩、方木和石板基础仍然完好。经过地面调查和使用CR2000探地雷达和电阻率测法勘察,发现在已发掘部分的两端地下均有桥墩分布,分布长度约在400米以上。
2004年在灞桥遗址发掘发现有11座桥墩,位于灞河河道正中,总长约400米,均为块石砌筑而成,块石之间以铆钉连接,桥墩的具体情况与1994年的发掘基本一致。桥墩平面造型呈船状,为南北方向分布,桥墩前后两端均有迎水尖与过水尖。上面安装石雕龙头装饰。每座桥墩的造型和大小基本一致,尺寸与1994年发现的一致。在八座桥墩之间,共有10个桥洞,洞宽(拱跨)约为5.14~5.76米,东西横跨灞河约80多米。
灞桥遗址
文物遗存
灞桥遗址的文物遗存有隋、唐时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时期的瓷片,隋至元各时期的瓷器,唐代石碑等。
历史文化
灞桥在古代是京城长安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灞河,古名滋水,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为炫耀其霸业,将“滋水”改名为“灞水”。秦时灞河上即建有桥,《史记》载:“王崩伐荆,始皇自送至灞上。”秦末战乱,刘邦率军攻进咸阳后“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灞上”。隋开皇三年(583年),由汉长安城迁都大兴城,为方便交通,乃将汉灞桥向东南移约5千米,与都城通化门(隋大兴城外廓城东墙最北端城门)直对,并改为石桥。唐景龙四年(710年),由于长安城人口众多,灞桥又地处潼关路、蒲津关路、蓝田关路三条道路的交汇处,是出入长安的必经之地,于是在隋代灞桥南另建一桥,形成南北两桥。唐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京兆府负责,伐取长安城内诸街枯槐,作为整修产、灞两桥板材。宋元祐年间,曾拆毁唐碑700余通维修灞桥。元至元三年(1266年),刘斌集资重修灞桥,长80余步(约130米),宽2丈4尺(约8米),中分三轨,旁翼两栏筑堤1250米,植柳万株,至此隋代石筑灞桥遂废。
研究价值
灞桥遗址是灞河流域现存极少数隋代桥梁遗址,其发现发掘为研究古往今来交通历史、修桥筑路技术、隋唐时期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灞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