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

联合创作 · 2006-04-24 00:00

湘西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湘西,全州经济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46.3亿元,增长11.3%,比上年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55.1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5910元。企业效益提高,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0.66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州财政总收入15.41亿元,增长3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5亿元,增长37.6%。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在全州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4∶34.4∶44.2调整为19.7∶37.7∶4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较高,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高出第一产业21.2个百分点和第二产业8.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依然保持三二一。全州非国有经济投资26.9亿元,增长40.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0.5%。全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73户,占70.9%,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州城镇化率为30.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省定我州8件实事20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5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7万人,增加0.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1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1.31万平方米;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0.15万平方米。实施了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落实发放各项救助资金12037万元,资助学生41.5万人次,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5.6万人;启动了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救助,募集社会资金140万元,救助普通高中贫困生1636人;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614人。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190.6万人,参合率达85.7%。完成51个乡镇卫生院、578个村卫生室和52所农村敬老院建设。培训务工人员8.3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4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活力不足、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建设继续推进。2006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4.4∶11.1∶20.2∶3.2∶1.1。全州粮食播种面积19.22万公顷,下降0.3%,粮食总产量81.6万吨,增长14.6%。新开发脐橙、猕猴桃3.3千公顷,全年水果产量达47.6万吨,增长26.6%。烟叶产量2.6万吨,其中烤烟产量2.5万吨,分别增长5.3%和5.6%。发展商品蔬菜2.73万公顷、中药材1.33万公顷。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0家,其中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全年出栏肉猪133.3万头,增长2.8%;牛出栏8.1万头,增长3.1%;羊出栏46.4万头,下降1%;出笼家禽558.9万羽,增长2.7%。全年肉类总产量11.2万吨,增长3.2%。水产养殖面积达10.1万亩,增长4%。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州农村投资11亿元,增长43.6%。财政支农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贷款分别增长10.8%、10.5%和12.9%。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县乡公路路基改造466公里、路面218公里。新修和改造通村公路932.5公里,公路通村率达96.3%。完成505个村村间道路硬化660公里。在全省率先启动村级道路管养,养护里程1.03万公里。年内开工建设农村客运站场36个,竣工32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6.5万千瓦,增长7.5%。全年水利投入资金5.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36万公顷;完成2座中型、10座小I型、30座小II型病险水库治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97万亩;新解决3.8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3万口;新增通电话的行政村104个;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投入财扶资金1.35亿元,385个第一轮“整村推进”村的扶贫开发初见成效,2006年全州又有5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32亿元,增长17.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29亿元,增长11.1%;重工业增加值30.03亿元,增长18.6%。矿产品、酒烟食品、化工、医药、能源等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16.7%。锰锌、食品、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已产生聚集效应,实现工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11.8%,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7.5%。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全州24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65户企业实现盈利,实现利润在100万元以上的有57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20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29%。22个工业强乡镇实现销售收入67.7亿元,增长68.7%。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8.79亿元,增长38%,实现利税6.5亿元,增长61%。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28.1%,比上年提高35.6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增幅明显。全年锰矿石成品矿累计生产46.1万吨,增长13.9%;锌精矿含锌量10.7万吨,增长13.1%;铁合金22.6万吨,增长17.9%;电解锌12.2万吨,增长10.4%;水泥86.3万吨,增长88.7%;农用化学肥料0.25吨,增长143.7%;果王素11010千克,增长42.2%;中药饮片499.2吨,增长73.3%;青蒿素7.68吨,增长12倍。 

    建筑业有新的发展。全州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3.5万平方米,增长9.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9.4万平方米,下降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增长40.5%。施工项目592个,增长11.5%,建成投产项目201个,下降15%。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全州基础设施投资19.1亿元,增长58.3%。年内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5万千瓦。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11个在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91%。常吉高速公路州内段路基基本拉通;永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国道209吉首绕城线完成工程形象进度60%;吉凤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乾州中央商务区建设、凤大公路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州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建设、龙山里耶古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吉首大学齐鲁楼 、湘西大剧院、州民中综合楼项目已顺利竣工;州体育中心改造主体基本完工。50个州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有41个项目实现开工。 

    房地产开发产销趋旺。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11亿元,增长36.9%,其中住宅、商业用房投资分别增长57.1%和26.7%。商品房销售面积36.8万平方米,增长0.3%。商品房空置面积2.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77.8%,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0.4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83.9%。 

    五、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6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亿元,增长15.9%,其中城市18.7亿元,增长23.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3.2亿元,增长12.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0亿元,增长15.8%;餐饮业9.8亿元,增长17.2%;其他行业2.1亿元,增长12.9%。全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5.6亿元,增长42.2%。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全州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8个,商品总成交额29亿元。 

    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2006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73亿美元,增长10.9%,其中出口1.71亿美元,增长11.8   %。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41万美元,增长12.3%。引进内资项目231个,到位资金23.6亿元,增长49.5%。 
              
    六、旅游业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者655.8万人次,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24.6亿元,增长23%。全年接待来州旅游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1.95万人次。全年全州旅行社2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星级旅游宾馆33家,旅游车143辆,旅游船352艘,旅游直接人员达6510人。凤凰古城、里耶古城、乾州古城、花垣边城、秦简博物馆、黄永玉艺术馆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或完工,旅游交通网络和停车场、游道、星级宾馆、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我州被国际旅游组织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去处”,并成功争创成为CCTV2006年度“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成功举办了深圳“神秘湘西”旅游产品推介会、“天下凤凰聚凤凰”、陕西临潼—湘西里耶秦文化之旅等旅游促销活动。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6.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7%,货运量2296万吨,增长26.1%;旅客周转量19.9亿人公里,增长12.9%,客运量4962万人,增长1.6%。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73亿元,增长3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863万元,增长13.3%;电信业务总量13.04亿元,增长41.3%。固定电话用户32.88万户,增长11%;移动电话用户39.63万户,增长31.1%。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4.7部/百人,分别比上年提高1.14部/百人和3.42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9.68万户,净增1.33万户。 

    八、金融与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9.5亿元,比年初增长27.2%。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01.7亿元,比年初增长8%,其中短期贷款59.36亿元,比年初增长8%;中长期贷款42亿元,比年初增长12.7%。 

    保险事业有新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88亿元,增长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7亿元,增长20.1%;寿险保费收入1.58亿元,增长12%;健康险保费收入0.21亿元,下降35.6%;人身意外险保费收入0.12亿元,增长0.2%。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 0.88亿元,增长3.3%。 

    九、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州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7项,投入科技资金1669万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68项,开发新产品、新品种61个,州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实现产值7.6亿元,利税1.86亿元。全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6个、民营科技企业6家,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5亿元,利税3.8亿元,分别增长17%和9%;全州55家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产值14.7亿元,利税2.6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科技富民强企兴州专项计划取得显著成绩,首批50个科技攻关项目,投入财政资金800万元,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8.5亿元,41%的项目实现当年见效,全年专项项目共新增产值2.8亿元,利税0.31亿元。高效农业示范成效显著。全年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64项,投入科技资金570万元,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6项,开发新产品、新品种18项。围绕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万余亩,开展科技培训18万人次。技术市场和专利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国家专利申请量108件,专利授权42件,新培育技贸机构和科技中介组织16家。全年评定州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州大学3所,在校学生28471人,招生7376人,毕业生6526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学生19058人,招生7751人,毕业生3276人;普通中学190所,在校学生177952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8018人,招生14825人,毕业生9957人;初中在校学生141520人,招生46841人,毕业生46596人;小学1538所,在校学生259177人,招生42311人,毕业生48567人,其中受过学前教育34279人。全州小学入学率为99.3%,毕业率为99.4%;初中升学率为55.2%。全州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学生数分别为大学75人、中专71人、普通高中145人、初中521人、小学869人。全州共有10827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7027人被全国各级各类普通高校录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近三年对292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寄宿制学校建设(不含日元贷款项目校),共投入资金2.86亿元,新建校舍面积52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中小学危房。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全州有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8个、艺术馆1个、文化站225个、文艺研究所2个、文艺中专学校1所、博物馆4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公共图书馆9个。迎春活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广场文化等活动丰富多彩。全州共组织万人以上大型文艺活动500多场次,送戏下乡演出914场,送书及科技资料下乡2.3万册(份),电影下乡放映1920场。全州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781件,获国家级奖励 17个、省级奖励58个。州民族歌舞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蹈诗《我的湘西》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舞蹈《碰碰对》、《大摆手》、《毛古斯》、器乐演奏《打溜子.八哥洗澡》等节目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 古丈《四面鼓》参加了中央电视台CCTV举办的中国民歌、民舞盛典表演活动,获优秀表演奖。在湖南省艺术节音乐舞蹈作品暨湖南省第六届“三湘群星奖”、“三湘蒲公英”奖中,我州选送的群舞《苗家富、银铃美》获金奖。沈从文故居、凤凰古城堡、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等3处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共检查各类文化经营户5122家(次),收缴非法出版书刊5.27万册,收缴非法盗版音像制品5.29万本(盒),淫秽音像制品1076本,查处无证经营34家,停业整顿18家,行政处罚83家,吊销营业许可证2家,处罚违规印刷场所4个,取缔关闭非法出版物店档和摊点18个,取缔关闭非法印刷场所2个;查办各类案件132起,维护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有广播电台9座,其中州级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7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9013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69.1%,比上年提高5.66个百分点。有州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座,公共电视节目10套,全年制作电视节目6635小时。有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发射功率为15.15千瓦。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为25.49万户,入户率为34.9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0.69%,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全州有卫星收转站15181座,比上年增加544座。本年新通广播电视20户以上的自然村865个。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州有卫生事业机构321个。其中,县以上综合医院15个,中医医院10个,专科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216个。全州设置病床665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5张。共有卫生人员8729人,其中技术人员723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断提高。全州共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862户,监督覆盖率达98.2%,实施行政处罚2062户次。清理审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603户,清理整顿个体诊所967户,取缔非法诊所146户,责令停业整顿130户。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省“十运会”上我州共夺得 60.5块金牌,赛会金牌居全省第四位。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州获金牌数和团体总分第一。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州获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3枚,参赛运动员田荣打破一项全国纪录。全民健身活动热浪迭起,群体竞赛活动长盛不衰,各类比赛活动在我州城乡广泛开展。全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85万人。 

    十、资源与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州共有环境监测站8个。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县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3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8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86万公顷。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项目26个。酸雨控制区面积18.5平方公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9.1%,空气质量优良率99.4%。完成退耕还林2.98万公顷、“四边”绿化造林1.56千公顷、封山育林达80万公顷。全州森林覆盖率为62.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新建沼气池3万口,完成“三改”1.5万户。锰锌污染整治成效显著,44家电解锰企业污染治理全部通过国家、省、州验收,122家铅锌企业全面实施污染治理。新建了一批城镇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全州新增城镇公共绿地面积55.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6 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总人口为270万人,比上年增长0.62%,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其中土家族112.2万人,苗族89.5万人。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2.9‰,与上年持平;死亡率为6.5‰,比上年上升0.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4‰,比上年下降0.04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6元,增长13.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5223元,增长12%;经营净收入656元,增加144元;转移性收入1304元,增加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比上年增加196元,增长11.1%,其中工资性收入567元,增加94元;家庭经营收入1201元,增加10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995元,增长9.1%;人均居住面积23.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777元,增长11.3%;人均住房面积23.2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63亿元,增长18.5%。 

    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全州全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8亿元。新增城镇道路面积67万平方米,新增设排水管道总长74.22公里。全州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9.4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0.96%以上,燃气普及率达70.24%以上。全州城市化水平为30.5%。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全州共有敬老院99所,供养五保老人3237人。全州共有低保对象122.38万人次,发放低保金6674.6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75.0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6020.8万元,月人均补助86.7元;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户救助)47.37万人次,发放低保金653.8万元。吉首、泸溪、花垣、永顺等县实施了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18.58元。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2901万元,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面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救助大病患者1436人,医疗救助金234.8万元。全州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4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62万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2.08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0.93万人。全州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在职职工8.35万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5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职工7.43万人,离退休人员1.9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1.9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8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9.44万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8638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06

时光轴

RAG18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湘西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湘西,全州经济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46.3亿元,增长11.3%,比上年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55.1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5910元。企业效益提高,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0.66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州财政总收入15.41亿元,增长3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5亿元,增长37.6%。 RAG-ES2024-10-23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在全州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4∶34.4∶44.2调整为19.7∶37.7∶4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较高,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高出第一产业21.2个百分点和第二产业8.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依然保持三二一。全州非国有经济投资26.9亿元,增长40.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0.5%。全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73户,占70.9%,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州城镇化率为30.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省定我州8件实事20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5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7万人,增加0.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1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1.31万平方米;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0.15万平方米。实施了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落实发放各项救助资金12037万元,资助学生41.5万人次,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5.6万人;启动了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救助,募集社会资金140万元,救助普通高中贫困生1636人;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614人。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190.6万人,参合率达85.7%。完成51个乡镇卫生院、578个村卫生室和52所农村敬老院建设。培训务工人员8.3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4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活力不足、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RAG-ES2024-10-23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建设继续推进。2006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4.4∶11.1∶20.2∶3.2∶1.1。全州粮食播种面积19.22万公顷,下降0.3%,粮食总产量81.6万吨,增长14.6%。新开发脐橙、猕猴桃3.3千公顷,全年水果产量达47.6万吨,增长26.6%。烟叶产量2.6万吨,其中烤烟产量2.5万吨,分别增长5.3%和5.6%。发展商品蔬菜2.73万公顷、中药材1.33万公顷。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0家,其中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全年出栏肉猪133.3万头,增长2.8%;牛出栏8.1万头,增长3.1%;羊出栏46.4万头,下降1%;出笼家禽558.9万羽,增长2.7%。全年肉类总产量11.2万吨,增长3.2%。水产养殖面积达10.1万亩,增长4%。 RAG-ES2024-10-23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