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圣寺罗汉塑像
保圣寺罗汉塑像
共 289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10:23
历史沿革
据《吴郡甫里志》载,原名保圣教寺,由创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最盛时据说有殿堂五千,僧众千人,和杭州的齐名。
唐会昌五年(845年),因唐武宗灭佛保圣寺而被毁。《苏州府志》则称其:“唐大中年间(847~860年)建;北宋六年(1013年)重建;宋熙宁六年(1073年)重修。”保圣寺寺内的罗汉殿重建。
元、明、清三代,保圣寺屡加修葺。
元末,保圣寺重新衰落。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保圣寺重新兴盛。崇祯三年(1630年),再加修葺。
清末,保圣寺又被太平军所毁,后于同治年间重修。
民国七年(1918年),到访友,第一次见到保圣寺罗汉塑像群。保圣寺大殿上一副对联写道:“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罗汉塑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
民国十一年(1922年),顾颉刚重游保圣寺,见保圣寺大殿因多年失修,屋顶漏水,几尊泥塑古罗汉像已被雨水泡坏,立刻写了《记杨惠之塑像,为一千年的美术品呼救》一文,在《》发表,呼吁各界捐款振救杨惠之塑像,但收效不大。
民国十三年(1924年),顾颉刚继续写了《记杨惠之塑像》之一,到《记杨惠之塑像》之五,刊登在《小说月报》上。日本东京大学美术史教授读了顾颉刚写的关于杨惠之塑像的一系列文章,专程到甪直保圣寺调查杨惠之塑像,认为是炉火纯青之作。大村西崖回日本后,在民国二十五年(1926年)出版了《吴郡奇迹塑壁残影》一书。此书引起中国文化界名人们的重视。
民国十七年(1928年),保圣寺大殿半边坠塌,塑壁散落于地,半数罗汉被毁。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央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专程到甪直保圣寺调查罗汉塑像,并组成“唐塑罗汉保存会”。
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929~1932年),在保圣寺大殿原址上新建罗马式古物馆,并由江小鹣、滑田友复原了塑壁,将残存的九尊罗汉塑像移置其中。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新的保圣寺古物馆落成。
1987年,保圣寺古物馆改造为单檐歇山顶。
1996年3月,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先生等组成专家组,对塑壁和塑像进行科学加固保护。
2000年9月,古物馆屋顶构架重新改建。
1975年,苏州市建立保圣寺文物保管所,同年对外开放,现隶属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建筑特色
结构
保圣寺罗汉塑像据传为唐代所塑,但据造像风格判断,为宋代遗物。原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和伽叶、阿难立像(已毁)。东西两侧“各横四十二尺,简十二三尺"塑壁,下部设“高约一尺五寸,前后造四尺许石坛”,壁面塑山云、石树、洞窟、海水,其间上下各处配置罗汉像十八尊。释迎牟尼佛像内着僧衣,外披通肩式袭装,腰间系同心结,结枷跌坐,右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向掌心,食指与拇指为半伸直状。左手五指合拢,掌心朝上,置于腿上,手印较为特别,其含义尚不明确。佛像的头部总体上为方形,略显圆满,下巴一带为弧形,头的上部比下部略宽。角直保圣寺释迎牟尼佛像,塑造得生动逼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正如《甫里志》所载之“神光闪耀,形貌如生,真得塑中三昧者。民国初年时,保圣寺罗汉塑像尚基本保存完好,后因保圣寺大殿半边坠塌,塑壁散落于地,半数罗汉被毁,现仅存九尊。
保圣寺罗汉塑像现存布列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四尊,居中为达摩像,结跚趺坐,闭目顿首作禅定状。其右侧二尊,近者伏虎罗汉,结跚趺坐,袒胸披袈,双目及两臂全毁。远者智真罗汉,身着袈裟,结跚趺坐,双手扶膝,神态安详。左边一尊为降龙罗汉,双腿盘曲,神态威武。中层一尊为袒腹罗汉,依岩而坐,袒胸露腹,神态坦然。下层四尊,左边一尊为沉思罗汉;中间两草为听经、讲经罗汉,成一组,相对而坐;最后一律为尴尬罗汉,身着袈裟,结跚跌坐,柄臂上弯,双眉倒挂,络腮胡须,口微张,似笑非笑作尴尬状。
特色
主要建筑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中国的文物界素有“天下罗汉两堂半”之说,“两堂”是指济南长清县“灵岩寺”和江苏吴中的“紫金庵”各占一堂,另外’“半堂”是指江苏吴中“保圣寺罗汉堂”。
建筑史家在论及甪直保圣寺罗汉塑像时写道:“此种名手真迹,千二百年尚得保存,研究美术史者得不惊喜哉!此像于崇祯间曾经,然其原作之美,尚得保存,实我国美术造物中最可贵者也”。
文物保护
1960年3月4日,保圣寺罗汉塑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保圣寺罗汉塑像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