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石窟

封龙山石窟

共 1734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历史沿革

北齐至隋年间,封龙山第3窟建造。
隋开皇五年(585年),张波造弥勒三尊像。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张茂仁造阿弥陀三尊像以及前述董士敖造像均与封龙山第3窟造像一致。
隋开皇廿年(600年),董士敖造双佛立像。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一号窟窟门右侧刻有的题记隐约可见。
遗址
1989年,有人撰文,首次报道了邻近定州的元氏县封龙山石窟的现状。

建筑格局

简介
封龙山石窟现存两处,一处在封龙山东簏的东石堂院,内雕像已被毁。另一处在封龙山西麓的西石堂院,在西石堂院东侧崖壁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礼”六个大字、是石窟始凿于北齐的有力证据。西石堂院有三座石窟,自西向东依次为一、二、三号。

主要建筑

西石堂院

佛像
西石堂院位于封龙山西麓南坡山腰间,共有石窟三个,座北面南,自东往西依次为一、二、三号窟。一号窟为龛式窟。东西长4.15米、进深1.37米、高1.65米。装饰性。二号石窟平面作矩形,宽5.43米,进深7.43米,高3.5米,迎门在窟中心刻设方形佛坛,宽3米、长3.8米、高20厘米。窟顶为平顶,饰以黑、白、赭三色彩绘缠枝莲花藻井,窟顶中心绘一组几何形莲花图案,与佛坛中心阴刻的同样的莲花图案上下相对。三号窟,窟门南向作拱形,门宽1.36米,高2.22米,窟平面方形作一室,东西宽3.35米、进深3.27米、高3.13米,盈形顶。于窟内后、左、右壁直接刻龛造像,龛和佛的大小基本相近,为三壁三龛式窟。

东石堂寺

东石堂寺位于封龙山东潢的南坡,地势险峻,在近邻山顶处开一石窟,规模较大。窟门面南,方形,宽1.8米,高2.3米,门楣上部题刻有“如来石室”四字,窟门左侧横刻“海天东曙”四字。石窟平面作方形,东西宽7.7米,进深6.9米,高6米。窟顶仿木建筑结构作歇山顶,窟中间迎门刻设方形宝坛,边长4.5米,高65厘米,在宝坛后部刻直通窟顶的立壁,依壁迎门刻如来佛。

文物遗存

封龙山石窟三号窟,主室正壁正中开一圆拱大龛,宽1.73、深0.6、高2.2米。龛两侧为八角龛柱,柱头饰火焰宝珠,有龛梁及尖拱龛楣。左壁正中亦开一大龛,形制同正壁,宽1.55、深0.55、高2.1米。柱头作覆莲式,上有火焰宝珠,龛梁尾作卷圆头,从宝珠中穿出。前壁窟门两侧壁面各开四龛,门上方三龛,内雕一佛。龛形制与佛像样式同正壁。壁面近顶处有唐代补凿小龛。

佛像

封龙山石窟二号窟窟内左右壁满雕千佛像,身着通肩或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紧裹双足,双手施禅定印,或左手施降魔印,右手施说法印。壁面中央各有一身略大佛像,着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结踟趺坐于须弥座上。坛上依背屏雕一佛。头及右手已毁,近代补之。佛身体宽厚健壮,内着僧祇支,腹部束带,外着袒右式偏衫。左手抚膝,施降魔印;右臂上举,结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下有八角形束腰须弥座。束腰转角处各雕一力士作承托状。束腰部分正、左、右三面各雕一伎乐。佛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屏其他部分雕刻千佛。佛坛上现存有象座和狮子座,座上文殊和普贤像已失,座系圆雕,应是雕成后移入窟内的。
封龙山石窟三号窟内雕一佛,头已毁,现佛头及右手为近代所补。佛双肩圆润,身体健壮。内着交领衫,腹部束带,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无衣纹,裙摆短,仅覆于座上。左手抚于右足上;右臂上举。结“趺坐于方座上。座正面雕出壶门,门内雕一夜叉,耸肩,双手置于腿部,作支撑状。佛左右龛底各凿一圆孔,两龛柱前坛基上各有一覆莲座,中有圆孔,系安设圆雕胁侍像之遗迹。故知原正璧造像组合为一铺五身,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保护措施

1961年,封龙山石窟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看
2013年3月5日,封龙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封龙山石窟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与鹿泉市交界处。

交通路线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新元高速——青银高速——封龙山石窟
上海市——京沪高速——青银高速——封龙山石窟
郑州市——京港澳高速——新元高速——南绕城高速——封龙山石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