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罗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0-01-01 00:00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经济工作重心,围绕“新起点、新跨越”,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综合

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63.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5.5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7.37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6%、43.4%、32.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3%、48.3%和2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2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1%。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37.66万人,比上年增长5.08%;乡村从业人员27.93万人,城镇从业人员9.73万人;一产业10.05万人,二产业15.38万人,三产业11.78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7.9%,40.8%,31.3%;工业从业人员9.75万人。全县年末在岗职工2.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32人,登记失业率为4.05%;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6亿元,增14.9%,其中:种植业7.83亿元,增24.09%;林业2.61亿元,增13.48%;牧业4.17亿元,增13.93%;渔业0.52亿元,增10.64%;农林牧渔服务业0.43亿元,增13.1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8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9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7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7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2.11万吨,比上年增加0.05万吨,增长0.23%;油料产量2.41万吨,增长1.26%;蔬菜产量15.98万吨,增长0.06%;水果产量4877吨,增长7.28%;

全年牲猪出栏19.03万头,比上年增长0.11%;肉牛出栏2.92万头,增长126.36%;山羊出栏16.7万只,增长72.70%;家禽出笼99.40万只,增长5.06%;蚕茧产量1600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减少3.04%;水产品产量6768吨,增长4.9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90公顷,比上年增长5.67%;木材采伐量2.8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4%。板栗面积达到101.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6万亩;板栗产量达到4.6万吨,比上年增长15%。

年末耕地总资源达到27.25千公顷,比上年年末增加0.38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5.69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72千公顷,旱地4.97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4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48千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0.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55%;全年农村用电量9523万千瓦时,增长9.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8%;建筑业增加值4.93亿元,增长19.1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完成总产值59.96亿元,比上年增长56.51%;实现增加值18.75亿元,增21.99%;产品销售率97.94%,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53.67亿元,增长61.95%;利税总额3.9亿元,增长62.5%;税收1.9亿元,增27.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发电量3.68亿度,供电量2.34亿度,农用化肥(折纯)11740吨,棉布1388万米,纱4647吨,丝105吨,灰砂砖30265块,饮料酒69.78千升。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13.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9.9%,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0.74吨标准煤,单位能耗下降了0.08吨标准煤,下降10.1%。规模工业用电3.2亿度(包括白莲河抽水蓄能用电量),比上年增8.2%。

年末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家,年创总产值6.07亿元,比上年下降15.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62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15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工业投资33.3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1.5%。

全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5.7亿元,增长159.1%;销售面积17.4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3.9亿元。

全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千万元。年末县城道路达到85公里;

全县招商引资共引进300万元以上项目 185 个,实际到位资金25.6亿。

五、市场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2%。按地域分,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8.48亿元,增长31.53%;县以下零售总额9.6亿元,增长19.35%。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55亿元,增长10.75%;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1.72亿元,增长32.42%;住宿和餐饮业3.81亿元,增长12.46%。

全年外贸出口创汇21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07%。

全年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3.3,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104.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11.6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33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787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302.6万吨,客运量632.2万人次;全年货物周转量1563.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98435.2万人公里。

    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54亿元,增长11.59%,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3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6.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9.2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09万户。全年收发国内信件及包裹18.93万件;订销报纸及杂志506.8万份。

全年接待各类旅游人数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27亿元,其中:工商各税收入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2.5%;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16亿元,增长18.2%;地方财政支出16.4亿元,增长13.9%。

年末金融机构总存款余额71.8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12亿元;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26.98亿元;分别比年初净增13.34亿元、10.46亿元和4.07亿元。

全年保险业各种保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累计0.42亿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县内中等职业学校(含成人)1所,在校学生7118人,教职员工207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普通中学(初、高中)30所,在校学生4.2万人,教职员工2691人,其中专任教师2428人;小学校116所,在校学生4.4万人,教职员工1946人,其中专任教师1855人;幼儿园25所,在园人数1.3万人,教职员工268人,其中专任幼儿教师1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38人,教职员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2010年参加秋季高考5117人,实际升入高等学校3493人。

拥有各类文化机构230个,其中: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座,图书馆藏书10.4万册。艺术表演团体97个,文艺演出及送戏下乡共计1807场,观看演出人次达10.8万人次。

拥有广播电台1家,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转播企业1家,电视广告传媒企业1家。制作播出广播节目3860小时,电视播出2110小时,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37%、96.19%,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29万户。

    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7个。其中:医疗机构20家(综合性医院3)、卫生机构7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191张,其中:综合性医院664张、卫生院527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计1988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659人,执业医师883人,护士598人。

    共有体育场地574个,其中: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1个。年末全县已发展了群众性体育协会7个。全年共开展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12次,参加人数 0.93万人次。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

    年末全县总户数20.60万户,总人口61.02万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7.95万人,男性人口32.55万人,性别比为114:100(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6067人,出生率为9.84‰,死亡人口4825人,死亡率为7.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56元,比上年增长13.2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09元,增13.1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56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189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00元,增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75%。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4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7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9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48.13万人,参合率为98%。

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家、床位数2644张,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5.14万,其中:城镇居民0.99万人;保障资金累计支出5212万元,其中:城镇居民1900万元;五保户供养3600人,保障资金累计支出582万元。

年末全县森林面积145.84千公顷,森林覆盖率68.5%。

当年平均气温16.6℃,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为38.6℃,零下5.6℃,年降雨量1805毫米。

城区日供自来水能力5.8万吨,供水普及率99%;排水服务面积30平方公里;城区绿地面积2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3%。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率为18.7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由有关部门提供。

时光轴

RAG10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经济工作重心,围绕“新起点、新跨越”,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一、综合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63.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5.5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7.37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6%、43.4%、32.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3%、48.3%和2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2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1%。RAG-ES2024-09-11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37.66万人,比上年增长5.08%;乡村从业人员27.93万人,城镇从业人员9.73万人;一产业10.05万人,二产业15.38万人,三产业11.78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7.9%,40.8%,31.3%;工业从业人员9.75万人。全县年末在岗职工2.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32人,登记失业率为4.05%;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6亿元,增14.9%,其中:种植业7.83亿元,增24.09%;林业2.61亿元,增13.48%;牧业4.17亿元,增13.93%;渔业0.52亿元,增10.64%;农林牧渔服务业0.43亿元,增13.1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8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9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7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7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2.11万吨,比上年增加0.05万吨,增长0.23%;油料产量2.41万吨,增长1.26%;蔬菜产量15.98万吨,增长0.06%;水果产量4877吨,增长7.28%;RAG-ES2024-09-11
全年牲猪出栏19.03万头,比上年增长0.11%;肉牛出栏2.92万头,增长126.36%;山羊出栏16.7万只,增长72.70%;家禽出笼99.40万只,增长5.06%;蚕茧产量1600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减少3.04%;水产品产量6768吨,增长4.9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90公顷,比上年增长5.67%;木材采伐量2.8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4%。板栗面积达到101.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6万亩;板栗产量达到4.6万吨,比上年增长15%。年末耕地总资源达到27.25千公顷,比上年年末增加0.38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5.69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72千公顷,旱地4.97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4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48千公顷。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0.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55%;全年农村用电量9523万千瓦时,增长9.97%。 RAG-ES2024-09-11
浏览 6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